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美女遇上小提琴師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美女遇上小提琴師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答:
中國最早制作提琴的應該是司徒夢巖和王攻了,1908年司徒夢巖到美國留學,隨波蘭制琴家戈斯學習,1914年回國,回國后做了20多把琴。1935年,王玫在青島自己獨立研制了一把提琴。譚抒真是新中國提琴制作業的開創者,1956年在上海開辦提琴制作訓練班,1978年又率先在上海音樂學院設立了提琴制作專業。這些先驅們為我國提琴制作業奠定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中國著名小提琴制弓師有司徒夢巖、王攻、譚抒真、梁國輝、戴洪祥、陳錦農、徐弗、鄭荃、林海德、華天礽、朱明江等。
司徒夢巖(1888-1954年),祖籍廣東開平人,中國第一位萬噸巨輪設計者、第一位小提琴制造家,出生于上海,早在少年時代就喜愛音樂、粵曲。
20世紀初開始跟徐家匯教堂的外國小提琴教師學習小提琴演奏。司徒夢巖18歲時由父親供他赴美國留學。在波士頓學習兩年預科,曾與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的兒子同校、同班、同桌。
后來考入麻省理工學院,主修機械工程。但他用業余時間學習小提琴,師從新英格蘭音樂學院教授、奧地利小提琴家格魯恩貝格(E.Gruenberg),成為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又在世界著名的美籍波蘭人、小提琴制造家戈斯(W.S.Goss)指導下,先后制造了十幾把小提琴,成為中國第一位小提琴制造家。
(Goss氏為當時制造小提琴第名師,曾在萬國小提琴制作比賽大會得過五次第一名,其最后一次所造之小提琴,即出其高足司徒夢巖君之手。)
魔鬼的顫音奏鳴曲
創作者:意大利小提琴師塔爾蒂尼
這首小提琴曲可以說是小提琴歷史上古典的巔峰之作了。
傳說是小提琴演奏家塔爾蒂尼在睡夢中遇到了魔鬼,魔鬼教了他這種演奏技法,才寫出來了這首曲子。這首曲子以莊重深沉的曲調,雄渾的氣勢征服了無數聽眾。
可謂是小提琴十大名曲中最經典的一首。
小提琴是最難學的樂器。如果她以前就喜歡聽音樂,尤其是喜歡聽樂器演奏的,她就適合學樂器。如果她以前對音樂沒多少性趣,就不能要求她學樂器~因為學音樂需要天賦,沒有天賦,就學不好。一般的人,可以學鋼琴,這個不需要特別的天賦,比較容易學。
首先您為孩子,或者說孩子選擇的樂器本身屬于最難出成績的樂器中的一種了!
本身小提琴就是西洋樂器中最難練的一種。
從交響樂指揮,上臺第一個會跟首席小提琴師握手就足以說明這個樂器的地位了。
關于興趣愛好的問題,如果真的有天賦,按照咱中國人的認知角度來看,沒有一個音樂家在小時候不是被逼著練習的,都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但是過分的強加給孩子往往會起到相反的效果,這種逆反心里好像是我們天生的。
怎樣引導孩子才是最關鍵的,讓他自己知道我練習這個樂器對我是有幫助的!
覺得想讓孩子在音樂上有所成就,首先父母需要具備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
要不然就會出現,跟著老師練習好好的,自己在家就不練習的情況!
可巧,我們家也是小提琴的琴童,而且也是那種自己喜歡(純粹是看到奶粉廣告里小男孩的厲害)選擇的,現在就是那種十分不愿意練習的琴童。
她也經歷過很喜歡練習的階段,那時老師鼓勵,家長鼓勵,她就有動力,后來同班有小朋友開始在老師那里開小課,她漸漸和別人有了差距,加之那時候家里添丁,顧不上她,老師批評的聲音多了,慢慢就不喜歡了。
再后來給上了一對一的小課,老師態度好轉,她自己學著也有勁頭,喜歡了,自然就會打心里眼熱愛,熱愛了就會自覺練琴。
讀了小學,作業量多起來,慢慢也就又開始不練習了。今年暑假一度還想放棄。作為家長現在也想明白了,最終不走藝術路線的話,學一門樂器也就是為了讓她有門技藝,陶冶情操。如果喜歡,就學,不喜歡的話,現階段也要練習下去,沒有硬性的規定,但是一定要繼續下去。
不強迫練習,但是可以溝通,學習了,就請堅持下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美女遇上小提琴師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美女遇上小提琴師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