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岳陽專業小提琴教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岳陽專業小提琴教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湖北最大的地方劇種是楚劇和漢劇,最有名流傳最廣的是黃梅戲,但黃梅戲的起源問題一直與安徽有爭議。另外有影響力的劇種還荊州花鼓戲。
楚劇發源于黃陂、孝感一帶。湖北楚劇之名源于漢劇前身"楚調",劇目與表演吸收漢劇成份較多。而漢劇具有原創性,是對中國戲曲有整體性貢獻的一個重要地方劇種,而且漢劇直接孕育了中國最大戲曲劇種京劇的誕生。
一般認為我國地方戲曲主要有京劇、豫劇、越劇、黃梅戲和評劇五種,也就是民間所說的中國五大戲曲。
京劇是我國的國劇,一般不歸為地方戲種。京劇的前身是徽劇,最早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現,流傳于北京一帶因此稱為“京劇”或“國劇”。主要代表劇目為《貴妃醉酒》、《鍘美案》、《甘露寺》等。
豫劇是我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從受眾范圍和傳唱人口來說可謂全國之最。豫劇也是最接地氣的民間劇種,在民間深受歡迎。豫劇最善于表述故事,內容題材涵蓋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豫劇原名“河南梆子”,新中國成立后統一歸為豫劇,分為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種調系。豫劇經典劇目眾多,代表性的有《花木蘭》、《穆桂英掛帥》、《劉墉下南京》、《打金枝》、《抬花轎》等。
越劇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帶,其唱腔婉轉和抒情,多表現為才子佳人等。主要代表劇目為《梁祝》、《紅樓夢》、《西廂記》等。
評劇主要流行于河北一帶,是傳統的北方劇種。又稱“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等,主要代表劇目為《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等。
黃梅戲是安徽的代表劇目,原名黃梅調、采茶戲等,因起源于湖北黃梅而得名。唱腔淳樸流暢、明快抒情,表演質樸細致真實活潑。主要代表劇目為《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
崇陽縣位于湖北省南陲,居湘、鄂、贛三省交界處。
2001年,崇陽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8年,崇陽提琴戲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崇陽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北靠武漢,南極長沙,東至九江,西去岳陽。公路:106國道、杭瑞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距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及長江水運25公里1小時可到達武漢2小時 可到達岳陽、黃石、九江3小時可致達長沙、南昌。水路:長江黃金水道縱貫嘉魚全境110公里,其中深水岸線66公里,沿江建有陸溪、高鐵、魚岳、潘灣、簰洲5大港區, 是武漢新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資源:桂花森林公園、大泉洞、太陽山、洪下十里畫廊、金沙風景區、灌溪寺、田野牧歌-浪口溫泉會所、青山水庫風景區。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岳陽專業小提琴教學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岳陽專業小提琴教學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