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維瓦爾音樂小提琴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維瓦爾音樂小提琴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這個曲目有幾個名版:
1、ARGO公司,馬里納指揮圣馬丁樂團,小提琴是ALAN LOVEDAY,這個號稱是四季王。
2、PHILIPS公司,阿卡多用四把名琴演繹。
3、PHILIPS公司,AYO的小提琴。
4、SONY公司,CARMIGNOLA巴洛克小提琴,古樂版。
5、DG公司,斯特恩、祖科曼、敏茨、帕爾曼分別拉四季。上面有“企鵝唱片”三星帶花的,也有“日本唱片藝術”推薦的名盤,這個曲目據說是出唱片最多的,銷量第一,版本太多了。
不同在于前者明說了具體作品號,而后者只是說了調性和體裁所以可能性不唯一。
也就是說,“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Op.3 No.3”明確表明了這部作品就是作品3的第3首。而“G大調協奏曲”僅表示維瓦爾第的這首協奏曲是G大調的,而維瓦爾第的G大調協奏曲并不止一首,也就是說除了Op.3 No.3以外他還有其他協奏曲也是G大調的呢。
呂思清,1969年11月26日出生于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小提琴演奏者,畢業于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
1987年獲得第三十四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的第一名。1990年轉學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1994年2月,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2000年錄制了《維瓦爾弟[四季]名琴版》專輯。2002年6月,被授予美國新澤西州"杰出亞裔藝術成就獎"。2003年2月,參加由法國總統希拉克主辦的凡爾賽宮中國文化之夜特別音樂會。2006年8月25日,參加了在北京第三屆《太和邀月——故宮中秋音樂會》。2008年參演國家大劇院慶典音樂會。代表作品有《梁祝》《流浪者之歌》《思鄉曲》等。
巴洛克音樂家是維瓦爾弟、J.S.巴赫以及亨德爾。他們屬于同一時期的偉大音樂家,維瓦爾弟最年長,出生于1678年;而巴赫與亨德爾都出生在1685年。維瓦爾弟的名字與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緊密聯系在一起,這部作品應該是最通俗的巴洛克音樂,甚至堪稱流傳最廣泛的古典曲目。雖然其貢獻遠不如后面二人來的大,但知名度卻非常之高,他所作的協奏曲也具有一定的品質。巴赫被譽為“音樂之父”,他的功績自然非同一般,作品之多、水平之高也是亙古罕見的。亨德爾則具有天才的旋律大師,從他的音樂中可以感受到愉悅、優雅,他的協奏曲作品、歌劇、神劇都是巴洛克時期最為寶貴的音樂財富。
1.克勞迪奧·蒙特威爾地:
蒙特威爾第跨坐在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代交替的門檻上,然而“巴洛克盛期”乍到,又沖毀了這位偉大威尼斯作曲家所代表的樂派。在文藝復興末期創立了威尼斯歌劇樂派。還創作了許多宗教音樂作品和牧歌。
2.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是一位意大利神父,也是巴洛克音樂作曲家,同時還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
3.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
法國巴洛克晚期作曲家。今天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的大鍵琴音樂,但拉莫在當時也是出名的音樂理論家和歌劇作曲家。父為當地管風琴樂師,望子成為律師。
4.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杰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認為其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5.泰勒曼(G.Philipp Telemann):
處在巴洛克時期與古典主義時期之間的過渡階段,是當時德國最重要的作曲家、管風琴家。他注重旋律寫作的主調織體而常常拋開精致的對位技法,強調輕盈優美的旋律、明快對稱的節奏、不臃腫浮躁的伴奏。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維瓦爾音樂小提琴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維瓦爾音樂小提琴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