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的設計通常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仿佛是給一樣東西加上“頭”,才會變得完整且和諧,像床頭,山頭,車頭。而它的“頭部”就如這件物品的代表一般。
吉他的設計更是如此,琴頭身為一把琴的代表,還會在此印上廠商的logo。而且人們對于吉他各部位的叫法:琴頭、琴頸、琴體,仿佛如此便賦予了一把樂器生命。
電吉他的發展在八十年代步入了黃金期。已然不比從前,從TheBeatles到GunsNRoses,從ChuckBerry到StevieRayVaughan,從JimiHendrix到SkidRow。音樂的形式越來越新潮和狂野,而吉他手們的設備自然也不會止步不前。
小編寫到這里,忽然有一種感覺:這個世界上能發展出電吉他,以及衍生的金屬樂和電聲fusion等等,對于我來說真的是太開心、太幸福!比心!
一個行業正處于蓬勃的上升期,所以在這樣的時代中,每一個新鮮的點子都有可能成為推動時代浪潮發展的因素。大家往往不會拘泥于過去,而去做一些前無古人的嘗試。
所以無頭吉他在此出現倒也并不奇怪,但關鍵的是它要如何通過時間的考驗。在未來,無頭琴還能持續在人們的視野中么?
到了現如今的2017年,它經受住了時代的考驗,無頭琴依然保持著不錯的出鏡率,大家也已然明白無頭琴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但它不可能只是去掉了頭這么簡單,各個無頭廠商都會有其獨到的設計和產品。
那么,無頭琴是從何而來、為何如此另類的設計能經久不衰、各個品牌的無頭琴又會有怎樣的區別呢?
首先,彈吉他本來應該是件開心且輕松爽快的事情,演出亦如此。
嗯...這可能只是你的錯覺!
實際上可未必。當你剛在臺上演三四首的時候還行,挺輕松的。但如果是十首后呢?如果是你要巡演呢?在臺上蹦蹦跳跳甩甩那么長時間已經很吃體力了,這如果再來個負重的蹦蹦跳跳加甩甩,演完出就想先麻溜上一邊攤著。
尤其很多傳統的吉他并不輕,壓的肩膀疼,這真的不是一個小問題。現在甚至都推出了預防肩周炎的吉他背帶了!
許多吉他手們肯定會有一個感受:背上琴了,嗯,平衡感好差,琴頭直往下墜,沉。
那怎么辦?怎么辦?!切了呀!嗯!無頭琴就來咯~
玩笑歸玩笑,但無頭琴確實有很多輕量化的考量。沒有額外的木頭和硬件在琴頸的另一端,不僅能減輕重量,吉他的平衡也自然會往琴體偏。如果琴體上再開共鳴腔那就更輕了,比如Strandberg已經把重量做到了低至5磅。
無頭起源
在電吉他領域,無頭設計無疑是步入八十年代的一個重大創新。但小編要說的是:其實無頭琴已經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了。
我所發現的最古老的無頭琴是無頭魯特琴。
約晚于1800年出現。熟悉古典樂的朋友肯定對魯特琴不算陌生,巴赫就有好幾首為魯特琴而作的曲子。而且有趣的是:魯特琴還是吉他的前身。
古老的無頭魯特琴
很顯然,無頭琴是件古老的樂器了,所以NedSteinberger不是第一個做這類改造的人,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由NedSteinberger創立的Steinberger有可能是第一家通過無頭琴型來取得商業成功的品牌。并推動電吉他產業的巨大變革。
早先,NedSteinberger是為低音提琴制琴師StuartSpector工作。Steinberger自己實際上是作為一名設計師而工作,而非琴師。這個背景也算是給了他與其他琴師審視吉他設計的不一樣的角度。
1990年后,NedSteinberger經營了一家叫做“NSDesign”的公司,不忘初心,依然在生產:倍大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Steinberger家族
Spirit也是Steinberger家非常有名的吉他琴型了,細細窄窄的方形,很有辨識度。Synapse系列也是共享了Spirit的“煙盒式”的琴體。
Steinberger最早的無頭——L2bass的琴頭
最初,Steinberger把石墨和碳纖維混合材料用于電貝斯的琴體和貼面上,后來開始把這種材料運用到了電吉他產品上。取消琴頭之后,調音系統則被安裝到吉他屁股上。
去掉琴頭,又采用現代化的材料,就是為了比傳統木制吉他更輕便。這樣的構造與設計,音色自然和傳統的吉他很不一樣。
Steinberger從過去到現在,一直為此感到自豪,他們的宣傳語就是:“Wedon'tmake'emliketheyusedto(就要讓它們標新立異)”對于聽感而言,討厭它的人說聲音非常不自然,而喜歡它的則說這是清澈的音色。
Teuffel
有一把有趣的無頭是來自Teuffel家的Birdfish。即使是在無頭吉他的奇異世界里,它依然是一個極獨特的作品。Birdfish于1995年首次亮相,并博得了不少眼球。因為Birdfish根本沒有“琴體”這回事了,而是用兩個可移動的木條作為共振體。然后依然保留有切換拾音器功能。
雖然Teuffel以Birdfish聞名,但這不是該公司唯一無頭琴型。Teuffel還有Tesla,依然是一款比較古怪的琴型。擁有著極不對稱的琴體,甚至還有MIDI版本,并提供MIDI轉換器。
Strandberg
Strandberg或許都不用小編我多說什么了,用它的人簡直太多了。Plini、AllanHoldsworth、Periphery的Misha、AnmialsAsLeaders的TosinAbasi等等。
這個牌子簡直名聲遠播,再加上眾多大觸吉他手代言,小編身邊已經有不少朋友中了Strandberg的邪。它以人體工程學和干凈清晰的音色而聞名,很多琴型都有扇品設計,并且七八弦產品不少,對新派樂手很友好。
Strandberg有個有趣的頸部設計——已經獲得專利的Endur-Neck。這是一種方形琴頸,設計上除了一定要保證手感順暢的同時,還能讓大拇指在琴頸上移動時保持住一個良好的位置。因為有些吉他手在演奏時,他的大拇指如果有些許壞習慣的話,這個琴頸說不定可以對其做糾正。
Endur-Neck
Kiesel
要說起無頭吉他,小編認為當今最出名的還是Steinberger、Strandberg、以及KieselVader。Kiesel是Carvin旗下的生產線,雖然沒有像Strandberg那樣推出一大堆獨到設計,但是它提供價格親民的個人Custom。
能以低價預定下很多高端配置的琴,它的價格普通人也能接受,而同樣這個高端配置你要是放其他主流廠的Custom那你就別想了,而以Kiesel的價格還是能考慮考慮的。
所以Kiesel的銷量不低,而且現在也是越做越好。
三代大Boss
Kiesel的歷史可真的不短了,已經70多年了。雖然算不上大火大熱,但一直以來還是有不少人認這個牌子的,而且近幾年推出的新派琴和無頭琴Vader也是讓這個牌子熱度上升了不少。現在的老板JeffKiesel工作狂一樣,沉迷制琴無法自拔,勢頭越來越正。
最近這一兩年剛推出的七弦扇品Vader
Mayones
Mayones是在今年年初的NAMM上才剛剛發布了無頭型號——Hydra,之前他家都是有琴頭的設計。有不少吉他手都說這琴不過是原先普通mayones去了頭而已。
Mayones是好,無頭設計呢,也好。但這個11的結果如何,反正小編是不敢妄下定論,因為除了在NAMM上曝光的時候嚇人一跳以外,關于它的后續消息還不算多。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對于一個廠商推出的第一把無頭來說,它琴屁股的設計算是個亮點,無論是聲學考究上還是外形上都值得稱贊。(讓小編想起了Strandberg的Varberg)
無頭的世界林林總總,非常繁雜,可不止這幾個牌子。還有很多無頭沒有介紹到,因為要面面俱到的談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那么接下來就放一些無頭世界里的其他作品圖片,給大家看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