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說,他把自己認為最俗的一首歌交給了張信哲。而張信哲,竟然它唱紅了。
這首歌,就是曾經紅遍大江南北,人人傳唱的那一曲《愛如潮水》。
我再也不愿見你在深夜里買醉
不愿別的男人見識你的嫵媚
歌詞講述了一個萬年備胎的故事。沒什么新鮮,沒什么詩意。當真是俗到了極點。
可是,被張信哲清澈溫柔的嗓音唱出來,就生生地把整首歌,唱出了“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詩意。讓聽到的人,都悲傷了他的悲傷。
就連他把嫵媚唱成了“撫媚”,把徘徊唱成了“徘回”,聽起來都是那么順耳,那么動聽,那么理所當然。
就好像,它們本身,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1.繁音忽已闋,雅韻詘然清
之前,在一檔節目上,阿哲演唱了小岳岳的代表曲目《五環之歌》。韻律精準,吐字清晰,與小岳岳的畫風完全不同。生生地,把無比搞笑的一首歌,唱出了情歌的味道。
就好像,五環是他深愛的情人,他愿傾心將它歌頌。
這,或許就是阿哲獨有的才華。
他可以把所有的歌,都唱出情詩的意境。
有人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首張信哲。
那么我心中的那一首歌,就是《愛不留》
多少戀情回想時只剩結局和起頭
喝一口溫柔卻跌進滅頂的狂流
會以為除了彼此再沒有別的拯救
想必是沒經歷過愛里躲著的不自由
這首歌,一直是我最鐘愛的阿哲的一首歌。
沒有之一。
或許是因為,它溫暖了我失去初戀后無數個難過失眠的夜。
在黑暗之中,阿哲溫柔的聲音回響在耳畔,兼具男子的剛毅和女子的柔情,仿佛冥冥之中,可以沉默交流。
世界突然安靜下來,一切嘈雜都離我遠去。
每當聽到這首歌,我的眼前總是會浮現出它的MV。
掉落水中的小提琴,人群中阿哲孤單拉琴的落寞,回憶中曾經單車上的快樂,漂流的紙船,以及最終,他一個人的謝幕。
每一個場景,都是那樣讓人心疼。
到最后,就連我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心疼的,究竟是這個唱歌的男人,還是自己失落的愛情。
如若不是對歌曲愛到極至,領悟到極致,他又怎么能唱得這般字字心痛。
這一切,或許都源于阿哲對音樂的熱愛。
出生于宗教家庭的阿哲,自小便每天都聆聽教會唱詩班練習合唱。那些曲目,他三四歲便會演唱。也是從那時起,音樂,便在阿哲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一顆種子,而他所做的,就是對這顆種子精心栽培,直到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阿哲坦誠到,在他那個年代,對演藝事業并沒有太多的了解。不像現在的年輕人,一入行就很清楚這個行業。他只是單純地喜歡音樂,喜歡唱歌。
而正是這種單純的喜歡,才讓阿哲在浮躁物質的當下,可以守住自己的內心,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堅持做自己認為好的音樂。
不論別人說好,或者不好。他都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傾其所有,只為那一首歌帶給人們的幾分鐘的感動。
正因了對音樂的這份熱愛與執著,他唱出的每一首歌,都是有靈魂的。
有靈魂的音樂,才能如此讓人感動。
2..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有人問阿哲,會不會愛上自己的歌迷。
阿哲兩臂交叉疊于胸前,平靜地說,早期當然有讓大家知道我的一個戀情,其實就是跟歌迷。
臺下一片掌聲。
阿哲的回答很平靜。
可是聽起來,又有多無奈,多寂寥。
愛阿哲的人都知道他的那一段戀情。
一個情歌王子,一個癡情歌迷,一本相思日記,一場細心陪伴。
最終,由于某些世俗的原因,兩個人不得不分開。
女孩兒遠走,阿哲從此形單影只。
就連緋聞都少有。
是愛得有多真?又傷得有多深?
多年之后,成熟了的阿哲再一次將它提起,不過是云淡風輕地帶過,就好像再述說別人的故事。
卻不知,一個人,究竟要有多堅強,才敢對那些前塵往事,念念不忘?
我從來不敢給你任何諾言
是因為我知道我們太年輕
你追求的是一種浪漫感覺
還是那不必負責任的熱情
有人說,這一首《別怕我傷心》,就是唱給他逝去的愛情的。
是也罷,不是也罷,在如今看來,早已經不再重要。
年少時的我們,總是覺得每一個好的開始都會對應一個幸福的結局。
就如同花開必定是絢爛美麗的,太陽升起必定是溫暖光明的。
只是誰也不曾料到,最初的那些溫柔,或許,最終會在某一日,成為一場滅頂之災,將幻想中的人們,生生淹沒。
就像花朵凋零時的殘破。
就像太陽西沉后的黑暗。
又該說是誰的錯呢?
只是歲月,讓彼此錯失,不留痕跡罷了。
如果當年,阿哲為了她,放棄了歌手的身份,那么又會是怎樣?
也許,他們會做一對幸福的平凡人。
但是,沒有張信哲的歌聲,在情愛中迷茫的人們,又該如何撫慰自己那些無處安放的愛情?
3.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阿哲在《我是歌手》中帶病唱了一首《信仰》。音樂響起,所有人都在為他鼓掌。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呼吸有些急促,可是,阿哲依然堅持著,唱完了最后一個音。
所有的歌迷,都不禁為他落淚,為他動容。
且不論輸贏,他首先,就用他的認真與堅持,贏得了每一個愛他的人的認同。
這是他對音樂的信仰。
也或許,對愛情,他也有著同樣的信仰吧。
每當我聽見憂郁的樂章
勾起回憶的傷
每當我看見白色的月光
想起你的臉龐
這一首《信仰》,唱盡了離愁。
就因為這首歌,我去看了電影《匆匆那年》。當陳尋對著方茴唱起這首《信仰》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隨著這熟悉的旋律,方茴,成為了陳尋心底里的那一個人。是他心底的痼疾。不能想起,又不忍遺忘。
可是,又總是會在某一個午夜夢回,某一個夜深人靜,某一個孤單寂寞時,想起曾經的那一個人,想起那一場風花雪月。想起最初相遇時,她飛舞的發絲掠過臉頰。
假如,時光真的倒流,回到初遇的那一天,他又是否還有勇氣,去重溫那一場相逢?
當我們漸漸成長,懂得該用什么樣的姿態去面對我們的愛情時,曾經的那個人,卻早已走遠,再也回不來了。
然而,就是這縹縹緲緲,深深淺淺的記憶,成就了我們生生世世的無悔。
這,就是愛的信仰。
4.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
之前在貼吧上看到有一個學生妹問,有喜歡張信哲超過5年的嗎?
想來,阿哲帶著他的一曲《愛如潮水》來到大陸,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5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而已。
當年愛著阿哲的人,都已經漸漸老去。
只有阿哲,依然是那個把情歌唱得痛入肺腑的王子。
人人都覺得,阿哲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否則,怎么能把一首首傷情的歌,唱到人的心里。
其實,喜歡阿哲的人,才都是有故事的人。
所以,才總有那樣一首歌,可以觸及到自己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無聲,卻疼痛。
這是阿哲的魅力,也或者說,是魔力。他清澈的嗓音,他對情感的領悟,以及對歌曲全身心的投入,會在不知不覺中,潛入人內心深處最細枝末節的角落。輕輕地,撩撥那一處隱秘的傷疤,一下一下,直到它被再次揭開,血淋淋地,把曾經的快樂與不快樂展示給人看。
于是,應了景,傷了情。
于是,愛上了張信哲。
不問你為何流眼淚
不在乎你心里還有誰
且讓我給你安慰
不論結局是喜是悲
阿哲曾經談到過,他是白羊座。白羊座很直接,如果喜歡一個人,他會把他所有的東西都與她分享。不論對方接受,或者不接受。
因為他覺得,愛一個人,就是要與她分享一切。
多么簡單的阿哲。
簡單得如同孩子。
為了那一個深愛的人,愿意不顧一切地付出所有,為他守護為他淚流。
結局如何,早已不再重要。
正如落花戀著流水,流水卻只無情。
那又如何?
愛情,有些時候只是一個人的事。
我們愛著的,也許不過是愛情中,自己的樣子。
一個人的一生,總要有一次奮不顧身,一次萬劫不復。
別人能不懂得,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能夠懂得。
5.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阿哲到了五十多歲依舊單身,不斷有人猜測他是為了什么。
阿哲說,他要找一個可以和自己一同成長的人。
或許,他只不過想要一個愛著他本身,而不是他身份的人。
不論他是歌手,是古董收藏家,還是僅僅是一個普通人。
不管他是富有還是貧窮。
最重要的是,他是張信哲。
他要的,不是迷戀,不是貪戀,不是依戀。而是愛。
平等的愛。
是一個在他褪去層層光環之后,也依然會陪在他身邊的女人。
那才是愛情真正的樣子。
想與你洗凈鉛華夢
共度每一個黃昏
讓空氣之中充滿真愛
海天一色
親密唱和
寇乃馨說,她最愛的,是阿哲的這一首《真愛一生》。她沒有辦法嫁給阿哲,所以,就只好嫁給了這首歌的作者黃國倫。
這后半句,自然是笑話。
不過,我一直覺得,《真愛一生》是阿哲的所有歌里,歌詞最圓滿的一首。
沒有為愛癡狂的奮不顧身,沒有為愛守候的清苦悲涼。
有的,只是緩慢流淌的時間。在阿哲的娓娓道來中,似乎讓人真的相信了自己來世,永生的幸福。
我們都愛說一生,愛說永遠。
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一生。
程蝶衣說過,說好的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是一輩子。
世間繁華,太多誘惑,得到了,又失去了。
許多曾經以為的一生不忘,其實,不過是說說而已。
然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洗盡鉛華之后,仍然銘記于心的,才是真正的一生不忘。
就像阿哲說的,他一直希望能有一個真正合適走下去的人,不要太轟轟烈烈了。
是呀,轟轟烈烈,是年輕人的專利。每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曾經經歷過。那樣的愛情,一生有過一次,也就足夠了。
而長大后的我們,誰又不希望,擁有一段細水長流的愛情呢?
得到一個人的真心,一直走到白發蒼蒼,或許,就是阿哲想要的愛情吧。
6.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今年10月,張信哲“未來式”巡回演唱會在北京召開。
這一次的演唱會上,阿哲唱了那首《永恒的印記》。
這首歌,或許是每一個人在感情路上必不可少的領悟。
就如張艾嘉在歌曲開頭的獨白。
“一個人不可能一生只愛一個人,也不可能一生只有一段情。可是在你愛的時候,一定要全心全意,把他當做是你的最愛。”
這一首歌,在阿哲動人的歌聲里加入了張艾嘉的深情,滿是經歷過轟轟烈烈的人,沉淀心情之后所領悟到的真諦。
而這其中的美,只有經歷了情感的滄桑變化的人,才能了解,才能體味。
經歷過滄海的人,只要記得,就是好的。
就到這里
我們把愛藏在這里
時間會把一切洗凈
云淡風輕
記得那一刻的花好月圓,記得那一刻的牽手擁抱。
記得曾經,那個自己最愛的人。
也記得在那份愛情之中的自己。
不論之后,會再遇見誰。
會再愛上誰。
那逝去的愛情,就如同手上的老繭。雖然早已不再疼痛,可是卻依然生生地長在那里,時時提醒著人們,那些伴隨著疼痛而蛻變的曾經。
那,就是愛情留給我們的,永恒的印記。
也是阿哲用他的歌聲,為我們詮釋的,永恒的意義。
愛上阿哲的那一年,我還只是一個孩子。
而如今,那些青春,早已成為再也回不去的曾經。
可是阿哲,卻依然還在那里,堅持著他最初的音樂夢想。在每一個失眠的夜,安撫著千千萬萬多情男女的心。
成熟了的阿哲,對愛情的領悟早已不再是從前。
可是,他依然還是大家心目中的情歌王子。他還在用他的方式,詮釋著始終相信的愛情。
只愿我們的王子,可以早日找到屬于他自己的,那一個合適的人。伴他左右,陪他到老。
愿他的情歌里,可以少一些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