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正確的弓弦接觸點
弓子如同一個杠桿,在琴弦上不同部分給予的壓力是不同的。弓尖壓力比較弱,弓根比較強。當(dāng)弓根部位放在琴弦上時,本身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力量,所以無需加壓,以免壓力過大產(chǎn)生噪音。
我們這里談到的壓力,是弓子放在琴弦上時特有的、柔和的、有彈性的感覺。我們不僅要注意弓子的彈性,還要注意琴弦的彈性(即琴弦是如何承受壓力的)。這與利用手臂的重量有關(guān),要通過調(diào)整肘部高低和食指來使整個弓子在琴弦上的發(fā)音,保持統(tǒng)一、干凈。
在一首樂曲里會頻繁出現(xiàn)“p、f、mf、mp”等強弱表情記號,很多演奏者因為不懂得改變弓弦觸點,所以這些記號對于他們?nèi)缤撛O(shè)。即使有心去做,觸點不對,“p”虛的幾乎聽不見,如蚊子一樣哼哼,“f”又噪音百出,結(jié)果一樣是無功而返。
當(dāng)弓子要演奏“f”這種激昂音質(zhì)時,觸點要靠近琴碼方向,右手通過食指的壓力傳達(dá)到弓桿,右臂放松,弓毛的平面則完全貼于弦上,靠與弦的大面積接觸來加大摩擦力,使弦充分振動。
當(dāng)我們弓子觸點向指板方向靠近,右臂及食指減輕壓力,弓桿向外面傾斜一點,減少弓毛與弦的接觸面,同時減少摩擦力。這時演奏“p”的力度時就很容易,并且聲音可以不浮、不虛。
掌握好小提琴換弦的平面
經(jīng)常我們評論一個人的演奏時,會使用“干凈”一詞?!案蓛簟?指音色純凈、不拖泥帶水,雙音有和聲共鳴,單音清晰明了。干凈的音色與右手的換弦有著很直接的關(guān)系。試想,如果在演奏A弦時,觸弦的平面太低,很可能會碰到E弦,那音質(zhì)一定是嘈雜、混沌的了。弓子的運行要注意平面,不僅僅是為了不碰弦,只有運用平面運弓,弦才能有條不紊地做規(guī)律性振動,發(fā)音效果才會好。尤其是演奏雙音時,如果運用的平面不能同時兩條弦兼顧,那聲音時而單、時而雙,忽強、忽弱,根本達(dá)不到演奏雙音的效果,大大削弱了小提琴音色的表現(xiàn)力。所以說,掌握好換弦的平面是發(fā)音優(yōu)良的保障。
小提琴大致可分為七個換弦平面。四條弦,E、A、D、G各有一個平面,三對雙弦,即GD、DA、AE也各有一個平面,總共為七個平面。在這些平面中,每個平面都有與之相適應(yīng)的平面換弦動作。從E弦到G弦時,我們的大臂、小臂、手腕、手指要隨著弦的更變依次抬高;從G弦E弦時,隨著弦的降低,整個手臂也要隨之降低。當(dāng)換弦角度越大(如從G弦換到E弦),右臂相關(guān)的手腕動作幅度也要越大。
右臂在換弦找平面的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相鄰的兩條弦上,找好它們的距離,判斷好右臂的大小幅度,然后右臂可以在兩條弦上做波浪般起伏的運弓動作。要先突出手指,再加上手腕,最后加上小臂。右臂換弦時,感覺上不要“突、硬”,要有心理準(zhǔn)備,類似一條在水面上抖動的絲帶,具有上下擺動的效果,柔中有準(zhǔn)、準(zhǔn)中帶鋼。
喜歡就關(guān)注我們吧:
微信公眾號搜索(博陽提琴)
微博搜索(拉小提琴的鹵蛋)/(博陽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