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8歲開始學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差不多20年了。就我個人學習經(jīng)驗來看,其實小提琴最難的是運弓和音準,很多人在初學學習的時候要大量重復練習運弓,這個是基礎中的基礎。
今天,就先談下運弓問題,到底難在哪兒?
1、拿弓子的手法沒有絕對!!
怎么拿弓子其實并沒有一個非常細節(jié)化的完全標準,大致上的拿弓子手法外行看上去一樣,可是其實每個人都不一樣。可是細節(jié)十分重要,這個時候好老師和爛老師的作用就立竿見影了。如果你的老師只是單純的給你一個模板讓你不顧一切,照著作就是了,那么恭喜你,你的老師不適合教琴。
弓子每個手指的位置,作用,可以控制什么,手腕的轉(zhuǎn)動,胳膊的彎曲,都很重要,每一個拆出來講都能寫一篇。經(jīng)常能看到已經(jīng)學琴好多年,甚至在半職業(yè)的舞臺上,弓法依然奇奇怪怪的人。(我自己都不敢保證自己弓法接近90%的標準)
2、更高級一點的技巧:
弓子靠近指板,和弓子靠近琴碼,可以制造不一樣的音響效果,這一點好多人不知道。
3、再高級一點:
弓子的松緊調(diào)試跟隨你演奏的曲目和琴碼的弧度要求而變化,這一點大部分人無視了。
4、最基礎的知識:
弓子其實不需要你來“拿”,也就是你的手其實幾乎不需要用力的,不需要施力。
接下來放幾張對比圖,這是錯誤的持弓方法
錯誤在哪里呢?第三個手指僵直,整只手不夠放松,手指之間間距略大。大拇指略微太靠前。以前表演的時候容易出現(xiàn)這種錯誤因為人會緊張。當然,原因是因為演奏需要,我得手需要把弓子拿走離開琴弦,手的受力較大,正好拿出來做負面教材,其實演奏時弓子的重量完全應該在琴弦上,手是完全放松的。
放一個我最喜歡的小提琴家Pearlman持弓方法:
這里小拇指懸空不是錯誤,小拇指在行弓到底的時候作用比較大,因為它要平衡整個弓子的重量,而當走弓走到頭的時候,為了手腕放松,重量集中在第一跟手指跟大拇指,而且為了方便伸展胳膊,小拇指自然放松。
當然pearlman手指特別粗壯有力,所以他習慣性不喜歡用小拇指,弓法的難掌握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存在很多個人因素,每個人喜好也不同,沒有所謂的絕對。
再看小提琴教父Isaacstern:
手十分放松,整個弓子的重量歇息在弦上,手指只負責縱向和橫向移動,必要時減少和施加一點點力量。
弓子在行駛中有旋轉(zhuǎn),初學者普遍認為弓子的面積全都在琴上比較好,這是錯誤的。為什么小提琴提倡一對一教學,因為小提琴這個樂器,不管是入門,還是高級,大課都教不好,因為細節(jié)太多太繁瑣,是最難的樂器之一。而且小提琴演奏之中有好多不親自示范,不手把手教好久的話,就出不來的習慣。這些習慣從根本上分別了職業(yè),和非職業(yè)。一個初學者用一個星期練就的壞毛病,可能需要日后2年的時間來修補。
總結(jié)
而至于怎么練,太復雜了在這里說也說不清,需要的話要示范才可以。簡單來講練習空弦,照著鏡子,記住弓子必須全部拉開,從頭到尾,盡量保持直線,手腕不應該有多余動作,手指放松,去尋找弓子在哪個狀態(tài)下,哪個手指應該受力,哪個不應該,然后嘗試偶爾拿掉一跟手指看看還能不能穩(wěn)住弓子,最重要的其實只需要大拇指,小拇指,和食指,中間兩個初學者沒有太多用處。練習很枯燥,但是是唯一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