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剛學小提琴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我的動作都對、音也是準的、節奏沒問題、運弓也沒毛病,為什么拉出來始終不好聽?久而久之也許你還會懷疑自己可能不適合學小提琴。一些學生或者家長總認為,拉的不好聽是因為練習還不夠。久了就好了,其實不然,好不好聽和熟練度并沒有直接關系。
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根本在于沒有真正掌握正確的演奏方法,如果最開始就錯了,練久了只能越錯越遠。今天老師總結了許多初學小提琴的琴童案例后歸納了了5個導致這問題的原因,相信你改正了這些缺點,你的琴聲肯定會變得好聽。
01、左手顆粒性不好,按弦不夠實
影響小提琴音色的因素有很多,摁弦就是其中之一,而這個問題又是初學者常常容易犯的。因為他們手指還不夠靈活或者還不習慣小提琴演奏導致影響音色。左手顆粒性不好的具體的表現有兩種:
●手指“落下”、“抬起”不干脆。一旦拖泥帶水,就會導致音的顆粒性不好,會出現粘連噪音、聲音模糊。
●手指按不實。按弦手指并沒有按實也會導致音發虛、有雜音。
解決方法:平常要多練習左手的靈活性,按弦時應該用力敲擊指板,要做到“落下”、“抬起”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要養成只要按弦心里就應該有保持顆粒性這個意識。這些都是長期針對性練習可以做到的。
02、運弓不貼弦,導致聲音發虛
初學著在運弓時,注意力容易集中在保持運弓的正確上,從而忽略了運弓貼弦這一點。這樣運弓雖然看似沒問題,實際拉出來的聲音偏小、發虛發木,肯定不好聽。小提琴的發聲原理就是弓毛摩擦琴弦,讓琴弦振動發聲。
如果不貼弦運弓,弓毛和琴弦的接觸面會減小,琴弦振動不充分,音色自然會打折扣。
解決方法:拉琴貼弦實際上是讓拉琴者把右手的勁自然的落在琴上,用右手手臂拉弦的力和弓本身的重力牢牢的將弓貼在琴弦上來運弓,琴弦充分振動音色就會變通透。這感覺類似看書時手臂自然放在桌面上一樣。
另外右手運弓時,食指可以適當多給一些壓力,使得弓子在可控制的范圍內很好的貼在琴弦上,也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03、運弓觸點不固定
一些初學者運弓時,弓在弦上的作用點不固定,常?;瑏砘?。實際上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優美的音色,需要琴弦穩定持續的振動,運弓亂滑打破了穩定性,自然聲音很怪。
解決方法:可以通過拉長弓來解決,在運弓時要講究弓的觸點在一個點附近運動,其中的關鍵在于右手食指發力去控制。
注意,右手食指用力也不是只要力氣大就行,而是講控制。強弓如此,弱弓更應該注意,只有養成了在一個觸點運弓的好習慣,音才會優美。
04、換弓之間不連貫
初學者還有一個容易導致音不好聽的原因就是換弓不連貫。雖然運弓沒問題,按弦也對了,但是換弓不連貫會導致音樂不連貫,每個音都是一個一個的,都是斷開的,聽起然就不美了。
解決方法:弓與弓之間的無縫銜接需要對弓子有很強的控制能力。真正的換弓連貫,除了運弓沒停頓,兩弓之間緊密連接外,還要注意兩弓之間的力度也是均勻連貫的,很多新人為了運弓上不斷,換弓時力度會變得很小,換完后力度才回歸正常這些都是不對的。
05、琴的音色太差
很多家長或學生往往對這個問題不屑一顧,很多人覺得剛開始學,琴差一點無所謂,重要的是學到的技術和演奏方法。但是,小提琴沒有固定音高,如果琴太差會讓學習的人的音感變差。
曾經有個笑話:講的山里一個老頭子喝了一輩子假酒,她女兒第一次帶對象回家時,小伙子帶了兩瓶真酒給他,他一喝,認定這小子帶來的是“假酒”,不同意這門親事。
學琴也是同樣的,長期被劣質琴戕害的孩子,他的審美、鑒賞能力也會被慢慢磨滅。
總之,小提琴好聽的聲音是流暢的、旋律的。因此,如果想要有效避免“拉的都對,但是總拉不好聽”這個問題,必須從這些方面嚴格要求,去提升演奏的質量,只有每一次運弓、每一下摁弦都是高質量的,最終呈現出來的音樂才是優美的,改正以上五點相信你會有明顯的進步!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微信公眾號搜索(博陽提琴)
微博搜索(拉小提的鹵蛋)/(博陽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