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牛爸,是旅居西班牙的一枚華人翻譯官。
前幾日,這枚牛爸特地聯系老母,先后寫了兩大篇雞娃心得。
老母也是受寵若驚。
原來娘子的影響力,已經遠播到了歐亞大陸的另外一端。
而且,這枚娃,是歐洲華人圈里,很有名氣的牛娃。
9歲的優優,熟練運用中、英、西、德五門國語言,5歲就通過了英皇鋼琴3級和小提琴4級,成績都是優秀。而且,還上過挺多節目。
在西班牙這樣一個灰常佛系的國度,為啥優優的爹媽會如此注重雞娃?
最初的起因,是孕期篩查的時候,唐篩和羊膜穿刺,醫生都懷疑優優有唐氏綜合征的跡象。
所以,夫妻倆研究了好多資料,最終決定,就算是唐氏兒吧,也要盡量培養成正常智力水平。
回憶當初,優爸是這么說的:
盡管最終女兒并無異常,但之前在育兒方面所作的調查研究并沒有白費。
我們對她的成長多了一份關注,很留意她身心各方面的發展情況。
幾乎是把她當作唐氏兒一樣來加以培養,盡量提供促進她發展的條件。
具體,怎么雞娃呢?
老母歸整歸整,基本上是以下三點:
佛系環境下,找狼系坐標軸
優優爹媽決定雞娃,除了不浪費理論基礎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對優優的定位。
西班牙佛系到什么程度呢?教育方面,連啟蒙都沒有的那種佛系。
但優優,以后是要回中國上大學的。所以,西班牙娃佛不佛無所謂,必須對標國內娃才行。
比如,優優媽想辦法搞到了國內的數學題,給娃做。
不是奧數,只是課后練習的題目。
大家不要急著嘲笑這些題太簡單哈。
首先,人家的長項的確不是數學;
其次,優優爹媽認為:
培養思維重于解題難度;太難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老母沒來由想起群里的牛媽們。
比如晨媽,還有可樂媽。
身處十八線城市沒關系,找準目標,把自己放到狼性的坐標軸當中去,才最重要。
云上的組織,比如白娘子雞娃群,就是這樣一個非常狼性的坐標軸。
觀察了這么久,老母不夸張地說,白娘子雞娃群的雞血程度,保守估計吧,在全杭州排第二。
大群里,帝都魔都這么多神爸牛媽蹲守著;
本地群里,英語冠軍媽、學而思星隊爸都坐鎮著。
So,老母說這話,還是挺有底氣的。
把優勢發揮到極致
優優的特長,總結起來主要是兩方面:語言和音樂。
語言,其實挺容易理解的。多國語言都很溜,這個本來就是歐洲人的天然優勢。
國家又多又小,語言又多又類似。夸張地講,歐洲人學外語,跟我們學隔壁村的方言,難度差不多。
具體到優優的語言學習方法:
第一,從小積累+培養興趣+專業老師;
第二,聽音頻+看視頻+母語習得法。
是的,方法沒有什么特別的,和國內大家學英語的本質,是一樣的。
然后,作為一枚旅歐多年的翻譯官,優爸撲心撲肝的建議是:
我自己作為語言工作者,對學習外語過程之艱辛有深刻的體會。
我認同學習語言應該盡早開始的觀點,而且應該以自然的方式去學習。
希望娃不要重走我們的老路,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還不容易學精。
老母特地問了身邊的朋友,包括人在歐洲的朋友的朋友,得到的反饋是:
歐洲人會多種語言是真的,但都是長大以后才學的。
只有華人,才會從小就雞多門語言。
正宗歐洲人的童年,多半也不這么搞。
家長的陪伴和堅持
這個小標題是老生常談,但是real本質有效必須。
01
啥叫陪伴?
優優看的書,媽媽全部親自一本一本選過;
成長過程中的細微問題,都是媽媽發現的。
優優爹媽從來沒有做過成文的時間計劃,但始終都堅持: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時間長了就是習慣。
來個爸爸說:
從技術層面來講,人的時間精力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時間管理就變得非常重要。
見縫插針,碎片化的時間要利用起來。
哪怕是練五分鐘鋼琴,溫習一首古詩,能學一點是一點。
這方面,媽媽功不可沒。是她全身心投入,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
(猝不及防的狗糧)
02
啥叫堅持?
優媽說:
自律,就是自己做自己的老師和警察,監督自己;
自己給自己糾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
自己對自己狠一點,自己和自己死磕。
說起來挺容易的哈。
但如果飽受打擊,面子丟盡,你還能堅持嗎?
比如優優小時候學小提琴,2歲多就啟蒙了,還參加了學校的匯報表演。
結果第一次上臺,一直在扯老師的帽子,很快就被當眾拉下了舞臺。
當時,優媽坐在觀眾席上,如坐針氈。且不論娃是調皮還是懵懂吧,至少這種看似好高騖遠的雞娃態度,就肯定會被周圍的西班牙家長們BS。
但,演出過去之后,優優的小提琴課還在繼續,風雨無阻。
第二次演出,優優站在第一排中間,順利完成了節目,還從此愛上了舞臺。
學琴,哭是必修課。
曾經,4歲的優優每天練琴的時候,拉四個音符就哭一場。
就這么反反復復,哭了拉,拉完哭,足足搞了兩個月。
優媽一直陪著,態度是:
想哭就哭會兒吧,但是哭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你看,每次哭完再拉,是不是就比之前好很多了啊。
就這么磕磕絆絆地過了瓶頸期,到5歲,優優參加了英皇小提琴四級和鋼琴三級的考試。
滿分都是150分,優優的成績是:
小提琴140分,鋼琴137分,優秀通過。
老母說
雞娃這件事,放眼全球,本質其實都差不多。
爹媽陪著娃,認清自己,放棄幻想,堅持死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