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國際小提琴重奏比賽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國際小提琴重奏比賽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瑞士日內瓦國際音樂比賽:從1939年開始,每年舉行一次。比賽項目有聲樂、器樂和指揮,每年交替進行。
2.聯邦德國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從1952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比賽項目除聲樂和器樂每年交替進行外,每年必舉辦一次室內樂(器樂重奏)的比賽。
3.比利時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音樂比賽:每年舉行一個項目的比賽,按小提琴、鋼琴、作曲的順序輪換,然后休息一年。至今已有35年的歷史。
4.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從1958年開始,每四年舉行一次。比賽項目包括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和聲樂。
5.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從1927年開始,每五年舉行一次。演奏的曲目全都是肖邦作品。
張毅,男,1967年出生于汕頭,是一名國家一級小提琴演奏家。自幼學習小提琴,1980年考入廣州星海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李超泉先生。
1986年進入星海音樂學院管弦系,師從沈在勤先生、勞思陽先生、張強先生;在學習期間并受到許多中外名家的教誨和指導。
1990年畢業后考入廣州交響樂團。
1997年在全團業務考核中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樂團小提琴首席。
1999年8月代表樂團赴日本參加“亞太聯合樂團”的演出,獲得一致好評。
2003年獲“廣東省優秀音樂家獎”。
近幾年來作為樂團首席隨團赴韓國、奧地利、德國、法國、盧森堡、荷蘭、埃及、港澳地區和國內許多城市巡回演出。還經常以獨奏家的身份和多位指揮家合作演出了很多成功的音樂會。
曾為大量的電影、電視劇、舞劇錄制了小提琴獨奏音樂。為多家唱片公司錄制了十多張小提琴獨奏、重奏音樂鐳射唱碟,獲得廣大聽眾的贊譽和喜愛。
由太平洋影音公司錄制的小提琴專輯《弦情歲月》獲“第三屆全國優秀文藝音像獎”。
個人專輯有《一聽鐘情小提琴》《第一元素Ⅴ》《不變的年輪》《情弦》。
中國音樂金鐘獎
中國音樂金鐘獎創辦于2001年,是中宣部批準設立、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業大獎,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并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
獎項歷程中國音樂金鐘獎從2001年創立,2003年正式在廣州舉辦,從2005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2007年第六屆開始,中國音樂金鐘獎在獎項設置、比賽方式、報送方法等方面作出較大調整,增設了理論評論獎,在表演獎中增設了全國合唱比賽和全國流行音樂大賽,進而使金鐘獎的獎項設置更加合理、評選體系更趨完善。2011年第八屆開始,經港澳辦和臺辦的批準,港澳臺選手得以參與金鐘獎。
獎項設置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設置了作品獎、表演獎、理論評論獎、終身成就獎全部四個子項目。作品獎包括:器樂作品獎(小型器樂組合)和聲樂作品獎(組合演唱)評獎。表演獎包括七大賽項,分別為二胡比賽、古箏比賽、民樂組合、鋼琴比賽、鋼琴與弦樂重奏比賽、聲樂演唱比賽(美聲組、民族組)、流行音樂大賽(男聲組、女聲組、組合組演唱)。理論評論獎參評論著將按中國音樂史學,民族音樂學,西方音樂史學和音樂美學四個類別進行評選。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國際小提琴重奏比賽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國際小提琴重奏比賽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