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段時間,多多發色上了熱搜。
圍繞著這個孩子的新聞從有才、有氣質,突然變成了打耳洞、染發,到后來甚至開始質疑黃磊夫婦的教育方式。
在這個年紀,打耳洞、染發是否是不良的表現,暫且不論。
我羨慕的始終是這個孩子的多才多藝。
早在爸爸去哪兒2的時候,我就驚嘆于她的英文水平,小小年紀,為了安撫費曼的情緒,可以中英文自由切換。
9歲的時候,開始嘗試寫“新版灰姑娘”的全英文劇本;同年,在法國動畫電影《小王子》中為“小女孩”配音,和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同臺而不膽怯。
如今與呂思清兒子Austin在鋼琴比賽中一舉包攬了鋼琴獨奏、鋼琴四手聯彈、小提琴獨奏五個一等獎。
再反觀我們自己。
英文水平或許現在都不如一個小學生。
鋼琴什么的,可能連“哆瑞咪發嗦”在哪都找不準。
更別說和大導演合作了,連想都不敢想。
或許我們的家庭,無法給我們像黃磊家這么多的資源,我們也很難,像多多那般多才多藝,但是否當年,但凡有人多逼了自己一把,現在就不至于無一技所長呢?
天王周杰倫就曾在節目中透露,自己當年被媽媽用藤條逼著練琴。
他從4歲開始學琴,每天被要求練2個小時。
小時候非常好動,時常會坐不住,媽媽就會拿藤條在一旁督促。
一旦不想練或開小差,就會被藤條鞭打。
對于周杰倫來說,被逼著練琴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看著窗外,其他小孩子嬉戲玩耍,而自己只能呆在房里練琴,他也曾無數次想過要放棄。
但媽媽的堅持和嚴格要求,讓他不得不一次次扛下來。
也正是媽媽的嚴格要求,他才擁有比別人更強的基本功,為他日后成為亞洲天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他長大后,終于明白媽媽的苦心,并且很感謝她。
有網友說:
“真的很羨慕,杰倫有這樣嚴厲且堅持的父母。
小的時候,我想學鋼琴,母親不肯,說學琴很貴,放棄了。
后來,老師發現我朗誦很厲害,還培養我當主持人,因為畢業,母親擔心影響學習,放棄了。
再后來,我想要走聲樂藝術生的道路,但母親覺得前途不光明,還是不得不放棄了。
如果,當初母親在任何一件事情上,肯逼我一把,我也不至于現在什么都不精通了。”
我想我們的父母,更多時候是為生活中的柴鹽油米所累吧。
他們不懂培養孩子的興趣點,更沒空盯著孩子練習。
他們只關心你期末考,考了多少分,今年能不能考上一所像樣的大學。
當然,我們深知不是他們的錯,卻還是怪他們當初沒有對自己狠一點。
人生的路,充滿陷阱,我們要感恩那些在關鍵時刻,緊緊拽住我們的人。
因為若不是他們逼了一把,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這么優秀。
中戲的嚴格早有耳聞。
有名的96屆明星班,誰不曾接受過魔鬼式的考驗?
那時候,表演系學生入學后,有一個為期一年的甄別期,沒通過就只能退學。
頂著交不上作業、完不成匯演,就要被退學的壓力。
備受折磨的學生,不在少數。
據說,袁泉進校第一個月,就基本扛不住了。
秦海璐,一天到晚怕交不上作業,拿不到文憑。
當時,年紀最小、又沒表演經驗的章子怡和劉燁,連搭檔都找不到,兩人只好抱團取暖。
后來,章子怡在接受采訪時甚至說:
“太可怕了!
我為什么選擇去學表演呢?
我站在臺上會發抖,
然后我就開始在那哭
我不知道該干嘛。”
他們一度因為交不上作業,處在退學邊緣,急到哭泣。
當時這位魔鬼般的老師就是——班主任常莉
她把規矩定得死死的:
除非是好導演、好劇本,否則不許外出接戲。
她認為,演員必須培養扎實的基本功。
無用的劇組,去了也只是浪費精力。
這幫學生當時挺不服,為此還集體抗議過,但常老師沒有妥協。
她說:
“如果你想要成名,你上別處去,
如果你想要錢,反正常老師不能給你一分錢。
但是常老師能夠教你,怎么樣走這條路。”
多虧老師的堅持和嚴格,才成就了這幫學生如今的地位。
讓她們畢業之初,就紛紛展露頭角。
劉燁、秦海璐,大學畢業就拿到金馬影帝、影后。
袁泉,大二就拿了金雞女配。
章子怡接連出演《我的父親母親》《臥虎藏龍》,蜚聲國際。
畢業快20年,這個班有人紅到人盡皆知,也有人一直低調無聞。
但,從沒人否認過他們的業務能力。
回過頭看,他們也很感謝老師當年的決定。
我們上學的時候,總將老師視為最大的敵人。
覺得他們啰嗦、嚴厲、不近人情。
但如果沒有他們當初不顧一切的,逼著我們前進。
我們中的很多人,或許考不上理想的大學。
我們總想,如果當初有人逼我們一把,是不是人生就會不一樣。
但如果在你的人生中,既沒有逼你練習的父母,也沒有遇到逼你前進的老師。
請你也不要埋怨,或許從今天起,自己逼自己一把,你也能收獲屬于自己的風采。
有人逼迫,不過是讓你更能夠堅持,卻不等于成功本身。
而真正讓他們成功的是,不斷的重復練習。
被譽為“21世紀的彼得·德魯克”的暢銷書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提出過著名的10000小時法則。
他發現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離不開10000小時以上的重復訓練。
比如被視為“神童”的莫扎特,也是作曲十年,才有的第一部經典作品。
比如著名的甲殼蟲樂隊,也是在經歷了一段,每天必須演出8小時的魔鬼訓練之后,才練就了非凡的舞臺表現力。
再比如,比爾·蓋茨,當他從哈佛輟學自己開公司的時候,他已經不間斷的學習了編程7年。
他們中有的是從小被父母逼著練習
有的被環境或者老板逼著練習
有的卻是自愿的不間斷的重復練習。
如果當初也有人逼我一把,也許今天的我真的會不一樣。
但我寧愿從今天起,不再想如果,因為如果不過是回不了的過去。
沒有人有義務為你的人生保駕護航。
沒有人一定要在你的生命中,拿著藤條,扮演著一個惡人的角色,逼你前進。
也許,你的父母、你的老師、你的貴人都可能是你生命中的“光”。
但別忘了,你自己也是自己的“光”。
能夠真正驅動你的唯有心,一顆奮進的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