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漁舟唱晚小提琴指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漁舟唱晚小提琴指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黎國荃
黎國荃(1914.2.4~1966.8.26)中國指揮家,音樂家,小提琴家。原籍遼寧。1914年2月4日生于北京一職員家庭,1966年8月26日卒于同地。建國后,改編創作古箏曲《漁舟唱晚》為小提琴曲。
沒有同義詞。
漁舟唱晚意思是:在夕陽西下的晚景中,漁舟紛紛歸航,水面歌聲四起。形象地表現了古代的江南水鄉在夕陽西下的晚景中,漁舟紛紛歸航,江面歌聲四起的動人畫面。
拓展資料
取自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中:“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的詩句。樂曲描繪漁舟唱晚了在晚霞輝映下漁人載歌而歸的動人畫面。樂曲開始,以優美典雅的曲調、舒緩的節奏,描繪出一幅夕陽映照萬頃碧波的畫面。接著,以音樂的主題為材料逐層遞降,音樂活潑而富有情趣。
當它再次變化反復時,采用五聲音階的回旋,環繞一段優美的旋律層層下落,此旋律不但風格性很強,且十分優美動聽,確有“唱晚”之趣。最后先遞升后遞降的旋律接合成一個循環圈,并加以多次反復,而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現了心情喜悅的漁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隨波逐流,漁舟滿載而歸的情景。這首富于詩情畫意的箏曲曾被改編為高胡、古箏二重奏及小提琴獨奏曲。
學小提琴要學多久,這個因人而已,一般來說,三個月左右時間能出一首短曲,如果每天保證4個小時以上的練琴時間,一年左右能夠到個3-4級水平。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說過的一句話:“讓孩子學琴,主要為的不是造就小提琴家,而是造就人,音樂對人的性情有極大的陶冶作用,會使人成為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一個有格調和品位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
所以說,學琴最重要的是一種素質的培養,是為孩子創造一個良性循環的開始,讓孩子愛藝術、愛生活、愛創造、人格健全。
說到學習小提琴我沒學過,只是有一次帶小孩去了解過,聽老師大概講了一下。小提琴入門是三年,跟著老師科學的學習,三年后基本上可以拉出可欣賞的聲音。如果不科學學習的,十有八九是學不會的。拉是簡單,但要真正把音拉準把音色拉清,哪就不簡單了,都要一年以后才行。
看自身走向,如果是科班,要考音樂系,走古典演奏,當然從小培養起最好,畢竟有樂理的基礎訓練。
如果是興趣,大概4年左右就可以自己出來接接case演出了,當然這個就不專精,可能只是拉個流行歌曲旋律,要即興可能就很難。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大概三個月左右時間能出一首短曲,如果每天保證4個小時以上的練琴時間,一年左右能夠到個3-4級水平。
2、學琴現在一般百都是采取周課制,一周上一次課,45-60分鐘一課時。一周一次有利于期間有足夠練習時間,對于老師課堂上的教學能有足夠掌握度并熟練。價格這個應地域不同應該也不一樣,二三線城市現在大概也要個120-150左右一課,如果是在校學生教學,應該會便宜很多,但是不能保證知教學質量。名師價格自然更高。
3、初級入門的學生,肯定都是買的練習琴,這種在琴行就有,不道需要過多考慮材質或者音色,200-300左右就足夠了。因初學者還無法熟專練掌握演奏技巧,此時發出的琴聲對琴體實際是有傷害的,故一般熟練之后都是要重新換演奏琴的。一開始就花大價錢買演奏琴,首先不能發揮琴本身的良好音色,其次在練習過程中的過多錯音,都會對屬琴的聲音有影響。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漁舟唱晚小提琴指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漁舟唱晚小提琴指法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