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感要從小培養,學習傾聽自己的琴聲
如果音樂感覺是美麗的的花朵,那就必須從小開始培育,從選種、播種、發芽、生長一直到開花,沒有哪一個環節是可以放棄的。雖然我們不能否定這里還有一些先天的因素,但成功永遠伴隨著刻苦不懈的努力。音樂感覺必須刻意去培養、挖掘、造就,放任自流,即使是天才也會被埋沒。
一、音樂感覺與技巧的同步增長
學琴初始,就應該逐步形成通過學習鋼琴來學習音樂這一觀念,在學習各種演奏技巧的同時學習音樂的表現。
在初學時,就是要把琴彈得好聽。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完成很多技術上的要求。比如,準確的觸鍵,音樂的完整,手型的平穩及變化等等。在一首曲子被練熟后,就應該努力地試圖投人情感進行演奏。剛開始,可以把一些很短小、動聽的曲子歸納到某種情緒的氛圍內演奏。如在演奏《小松樹》、《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娃哈哈》這一類樂曲時,可以把演奏情緒引導到“歡樂、活潑”的范圍內;在演奏《—路平安》等樂曲時,可以要求帶有—點憂傷;在演奏《波蘭圓舞曲》、《小白船》這類樂曲時,可以要求演奏得優美抒情。總之,可以根據需要,以某種較為明確的感情去演奏一些樂曲。這方面的要求,隨著技巧的發展而發展,與技巧同步提高,不能因為這些樂曲比較簡單就不屑一顧,而要像模像樣、饒有興味地演奏每一首曲子。
二、基本樂理與技巧的同步提高
基本樂理對于一個學習音樂的人來說,決不是可有可無的。音樂基本理論的學習,可以幫助你提高對音樂的理解。音樂基本理論的學習要融和在學習手風琴的各個階段進行,不一定要專門上課。比如在剛開的幾課里,必不可少的要進行識譜訓練;在練音階時,可以學習音階的結構和特點;在學習雙音與和弦時,又可掌握各種音程關系以及和弦的構成及屬性等等。
這些都應該在學習手風琴技巧的同時進行學習,積少成多。具有一定的樂理知識,會幫助你了解你演奏的樂曲的結構,分析它的內容以及旋律特征、和聲進行等等。
隨著演奏技巧的進一步提高,越來越要求你了解你所演奏的樂曲。對獨奏曲,要了解它們各自的音樂風格;要體會古典作品與浪漫主義作品音樂表現上的差異;研究怎么演奏好某一位著名音樂家的作品;區別名家們各自不同的風格。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演奏在音樂表現上是否準確、完整。
視頻加載中...
三、全面地、完整地學習新曲子
在練習一首新曲子時,有不少人只偏重于練習音符,忽略了樂譜上其他的要求。他們可以準確地奏出每一個音,但卻不知道在音樂上有什么要求,甚至不知道這首曲子的速度。其實,在大部分規范化的樂譜上,除了音符以外,還有很多其他標記。這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它是樂譜的很重要的部分。比如速度標記,不同的速度有時可以使同一首樂曲產生極其不同的效果。還有諸如強弱標記和一些表情術語等,也是相當重要的,這些往往是樂曲音樂表現上的提示。如果你根本不去注意樂譜的這一部分,而是只看音的高低長短,那也就失去了正確理解、表達這首樂曲的機會。
試想,如果你把一首標有pesante(沉重有力)的樂曲奏得歡快活潑或把espress(富于表情地)拉得平淡無味,究其原因,并不是你無法表達這種感情,而只不過是沒有去注意或者是看不懂樂曲的標記。
所以說,要全面地學習一首新曲子,必須重視它的各種標記。知道它的速度、它的表情要求以及各種強弱關系,并且把這些貫穿在你的練習中,而不是只練“音”。這樣,會使你養成在練習新曲子時關注它的音樂要求這樣一種好的習慣,這也是很重要的一種音樂感覺上的訓練。
四、傾聽你的琴聲
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沒有聽覺,音樂就不存在。音樂的審美價值由創作(作曲)、再創作(演奏)和欣賞三大環節構成,缺一不可。從你學琴的這一天起,你就應該有意識地用你的聽覺來檢驗、欣賞你的演奏,千萬不能把聽覺游離于自己的演奏之外。
1、用聽來檢驗自己練習的準確性
檢驗音的對錯,關鍵在聽,你如果去聽,那就會隨時發現自己拉錯的音。有些愛好者在演奏時,左手跳錯了一行,結果接下去好多小節、一大串音都錯了位.自己還不知道,這就是因為沒有去聽;有些人右手高音旋律拉得較準,而左手倍司卻時對時錯,這也是因為沒有仔細地聽;還有一些人風箱平平淡淡、毫無感覺,這也是因為沒有帶著要求去聽!
你是你自己的第一個聽眾,也是最忠實的聽眾,如果連你自己都沒有去聽的話,那還有誰會聽,還有誰為你鼓掌呢?如果你從來不欺騙自己的耳朵,那你的演奏也一定不會欺騙別人;如果你一直都以很高的要求去聽的話,那你的演奏水平一定會越來越高。以你的智慧、你的心靈去要求,以你的手、你的身體去演奏并以你的聽覺去檢驗、去欣賞,這就是成為一個好的手風琴演奏家的基本素質。
2、傾聽你的琴聲
傾聽,不是一般意義的聽,而是聽的最高境界——聚精會神地聽。把自己的內心,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貫注在聽上。這樣,才會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
演奏和練習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練習是演奏的準備,演奏是練習的最終目的。在練習時,你可以只要求自己去聽;而在演奏時,你應當要求自己去傾聽。傾聽是一種超越的聽,是一種全身心投入的聽,除了音樂,無我無他。在這種時刻,演奏者不再關注技巧,而在于音樂的發揮。沒有良好的技術,你無法去傾聽,因為你會不時地為那些技術上有難度的段落提心吊膽,你的精神無法凝結在一個超越技巧的點上;沒有充分的練習,同樣無法去傾聽,因為你的心神常常會被按錯的音打擾。只有在完完全全把握住一首樂曲并把它的一切印在你的頭腦里,把你的情感與演奏緊緊交融在一起時,你才有可能去傾聽,才有可能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只有處在這樣的境界里,你才會真正體會到音樂的美妙,才有可能溝通你與聽眾之間心靈的橋梁,升華為一個真正的鋼琴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