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橄欖樹小提琴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橄欖樹小提琴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推薦林海的《琵琶語》。
我記得很清楚,我第一次聽見這首音樂的時候,是在2013年的時候我在逛公園的時候,公園里的音響放出來的。我記得當時我聽到這首音樂的時候,我第一感覺怎么這么好聽,感覺非常應景,讓我的心跟隨著它的旋律在動。結果它就放了一遍就不放了,我當時也不知道叫什么,但是心里就是惦記著。后來有次在廣播里再次聽到這首音樂,我立即想到微信里有搖一搖識別音樂的功能,最后才知道這首音樂的名字。
這首音樂想起的時候,就會讓人有一種凄清婉轉的情愫,讓人有一種流連忘返的感覺。它的前奏能夠把人帶入纏綿悱惻的、欲說還休的境界。這種琵琶的聲音,使人一步一步的被牽引著,最終讓人沉醉在這音樂中,欲罷不能。
所以我推薦林海的《琵琶語》,每個人在聽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畫面,畫面感十足。
你好!小眾的純音樂那就推薦我喜歡聽的一首希臘作曲家雅尼的音樂,雅尼我們了解他應該是在初中時我們的音樂課本中有一首曲子叫做《夜鶯》,這首曲子很好聽,演奏也是大氣磅礴,這首歌用到的樂器也很多,有鋼琴、小提琴、大提琴、豎琴、電貝司、定音鼓、竹笛。這里邊最重要的就是用到的我們中國傳統樂曲竹笛,用竹笛來模仿夜鶯的鳴叫。這首曲子也是雅尼最好聽的作品了。
今天推薦一首純音樂作品,
這首作品是美國Dobro大師Jerry Douglas當年在游歷土耳其的時候創作的。安卡拉是土耳其首都,伊茲密爾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文化名城。Jerry當年隨美國一個政府的組織到訪土耳其,要從首都安卡拉去伊茲密爾玩。他們發現在地圖上兩個地方距離挺近的,就放棄了坐飛機,決定坐長途車去。。。結果花了三天才到。。。于是就有了這首曲子。Dobro是美國人自己發明的一種帶有鋼制共振盤的吉他,聲音獨特,在鄉村和蘭草樂中很重要。而Jerry Douglas對于這種樂器有多重要呢?這么說吧,現在英語詞典上解釋“Dobro”這個單詞,基本上放一張Jerry的照片就夠了。這段巴士之旅大概不是很舒服,但這段曲子寫得真好,聽完了會讓你覺得還可以再坐三天大巴。。
而演繹這段曲子的白令海峽樂隊也很牛逼。。。這是一支全部由正宗俄羅斯人組成的蘭草和鄉村樂隊。樂隊成員大部分都是在俄羅斯受過正統古典音樂教育的,但卻因為對鄉村音樂的熱愛走到了一起。好玩的是,這個樂隊里好幾個成員的父母都是俄羅斯物理學家。。。結果這支樂隊不僅一路跨過了白令海峽,甚至還拿到了格萊美鄉村樂器表演的提名。這幾個俄羅斯小伙子小姐姐把各種蘭草樂器玩的風生水起,于是得到了Jerry大師的關注,特地幫他們的第二張專輯制作了一版From Ankara to Izmir。原版是Dobro+大提琴+吉他的純民謠組合,而這版則要熱鬧的多,保留了樂曲的原味卻也更加有趣。如果說原版是坐大巴旅行,這版更像是騎著摩托去。。??上У氖沁@支樂隊來美國發展后沒幾年就解散了,只出了兩張專輯。但在垃圾成堆的鄉村音樂市場里,這支來自俄羅斯的“紅草”樂隊真的靠著實力和風格留下了自己的足跡,有種無法復制的難得,也有種美好轉瞬即逝的惆悵。
賽米七的《戲子游記》,越聽越好聽的那種,應該是國風電音范疇的,很驚艷;
因為上下班都是騎車,路上喜歡帶上耳機,偶然之間由QQ音樂主動推薦的一首音樂,以鋼琴開頭,然后蕭聲緊接著開始,接下來就進入了電音階段,很清新;跟以往聽的歌曲,音樂有很大的不同,時不時里面還有戲曲的聲音,感覺空曠神怡,單純的聽戲曲我是聽不進去的,但是在現代流行音樂里面,有電音加上古風,很舒服,很有韻味,給我的感覺就像一個戲子穿著戲服,走上臺,本以為會給你來一段國粹,但是沒有想到打起了碟;后面歌曲加入的茉莉花旋律,親切有熟悉;
國風電音是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所以算不上大眾,但是隨著一首首經典優美的曲子出現,一次次驚喜,瞬間感覺出來中西方音樂的融合,中國風電音要繼續發展的話,需要更多年輕的音樂制作人去不斷地去探索創新,不斷地去發現和挖掘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點點滴滴。單從我們獨有的中國風音樂文化,就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還需要更多新生音樂人點點突破,努力創新,而年輕人是最容易創新和接受新鮮事物的一個群體。
國風音樂也要不斷地吸取國外潮流音樂的技術,結合國風這種傳統音樂,跟世界接軌,把中國文化推廣到國外,讓更多的外國友人也能聽到中國風,聽到我們自己的東西。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橄欖樹小提琴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橄欖樹小提琴曲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