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小提琴裝飾架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小提琴裝飾架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小提琴由70個零件組成。其主要構件有琴頭、琴身、琴頸、弦軸、琴弦、琴馬、腮托、琴弓等。
弦軸(Peg):四支逐漸變細、堅固的木栓子(烏木或紅木),插入弦軸箱的孔中,主要用來使每根弦穿過弦軸上的孔并纏燒在上面,固定弦的位置并可調整弦的緊度,也就是所謂的調整弦的音高。
弦軸箱(Peg box):在琴頸延伸到漩渦狀琴頭的部份,鉆了四個孔,以便插入弦軸。
漩渦狀琴頭(Scroll):小提琴琴頸的頂端,由弦軸箱延伸出去成彎曲型的頭部,帶有巴洛克風格的裝飾。
弦(String):制作弦的材料有羊腸、金、銀、鋁、合金銅、尼龍等,結構可以是單根或是絞合的。小提琴四條弦的定音為G(頻率196 Hz)、D(頻率293 Hz) 、 A(頻率440 Hz)、 E(頻率660 Hz)。
弦枕(Nut):一小塊貼在小提琴琴頸上的烏木,具有槽溝,用來確定四根弦的位置,并把弦抬高到指版的上方。
譜架的高度在孩子學琴的初、中級階段應該是放上譜子后跟孩子身高一樣高(譜子的上沿),到了高級階段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就行了。譜架像樓上兩位說的有大譜架(不可折疊)和小譜架(可折疊),兩種譜價最高高度一般在1.3米(小)和1.6米(大)左右。
譜架的高度應該使樂譜的中部和眼睛的高度成一條平線
演奏時,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譜架的擺放都很是重要的一部分。
譜架應與左腳尖所對的墻面平行,琴頭應對著譜架的左邊。好處是眼睛在看譜子的同時,余光還可以看到手指,有利于及時糾正不良動作和音準。譜架的高度應該使樂譜的中部和眼睛的高度成一條平線,但在舞臺上一般譜架要略低一些。
小提琴從哪兒發源的,哪個國家的琴最好?這個問題《西方樂器史》《弦樂藝術史》《意大利克雷莫納提琴制造歷史》等,國人或老外的有關論著都有詳盡介紹。
小提琴的由來說法很多。如,根據意大利古提琴沿革而來的;或說原始小提琴是古埃及有個叫莫可里的人,意外在大貝殼安上弦用弓子拉;還有說最早是阿拉伯一種形狀像鴨梨的樂器。
更多學者傾向由斯拉夫民間樂器吉格琴發展而來。因為波蘭的吉格琴,五度定音、四根琴弦、指板沒有固定音階標志等,都與小提琴有更多近似點。
1528年,德國人阿格利科拉在著述中自稱,他制作了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把小提琴,是波蘭的吉格琴。其實,今天北歐還有12弦的小提琴,琴弦疊加成三層,其他跟4弦的沒有什么區別,唯一不同是琴聲很特別。
概括說,現代意義上的小提琴,即今天的4弦小提琴,架在肩上演奏的,最早約在十六世紀七十年代以后到十七世紀,出現在意大利克雷蒙納,制琴師是阿瑪蒂。克雷莫納的幾個家族名下,后生幾乎個個都是小提琴制琴大師。
西方小提琴哪里的好?古琴名琴是意大利克雷莫納幾大家族的最知名,斯特拉迪瓦里、吉蘇、瓜奈利和阿瑪蒂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名琴。新琴首推德國的琴,法國的弓子;英國的修復技術最高也最有名。
德國制造的西洋樂器,可謂一枝獨秀。除了小提琴有標準,其他弦樂器尺寸都沒有統一,但德國制造一般都是最好的。世上最好的鋼琴也是德國制造;當下最好的吉他也是德國制造,需要提前半年一年、甚至更長時間訂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小提琴裝飾架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小提琴裝飾架子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