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小提琴梁祝背后故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小提琴梁祝背后故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首先,《梁祝》是小提琴協奏曲,不是交響樂,但屬于交響音樂。
交響音樂涵蓋的面更廣些,凡由交響樂隊演奏的音樂都屬交響音樂。所以,交響樂與協奏曲都屬于交響音樂。
交響樂是由交響樂隊,即西洋管弦樂隊演奏的奏鳴曲,多樂章。
協奏曲是由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協同演奏的形式;如果獨奏樂器有兩件(或以上),則稱為大協奏曲。
協奏曲是多樂章的器樂形式,但也有少數作品是單樂章的,比如《梁祝》。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誕生于1959年。
最初由:何占豪,丁芷諾負責創作,俞麗拿、沈西蒂負責演奏,張欣、朱英負責理論,成立實驗小組,后來陳剛加入。
上海音樂學院慶祝建國10周年的校刊上,何占豪、陳鋼合寫的《“梁祝”的誕生》一文, 提到孟波“是我們最敬愛的導師”,“劉品同志常和我們一起務虛,和我們共憂樂,不斷給我們鼓勵”。孟波則認為:“沒有丁善德,就沒有《梁祝》。
作曲:何占豪 1933年生(時年26歲,大一學生)
作曲:丁芷諾 1938年生(時年21歲,大一學生)
作曲:陳 剛 1935年生(時年24歲,大四學生)
演奏:俞麗拿 1940年生(時年18-9歲,大一學生)
孟波當時是為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
賀綠汀任院長
丁善德也就是丁芷諾的父親任副院長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小提琴梁祝背后故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小提琴梁祝背后故事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