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小提琴老是跑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小提琴老是跑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答:
可以通過調弦來調整。
1.提琴調弦順序是,對準A弦音高,一般用440的音高,也有不少樂隊會用441。這個音高可以買音叉對,也可以用電子對音器對。對準A弦后,再對旁邊的E弦、D弦,最后用D弦對G弦。
2.弦軸向后擰是把音調高,向前擰是調低。弦軸太緊的話,可以在弦軸上抹一丁點兒干肥皂,太松的話,可以抹一點松香末。
3.微調要在大致準時再用,不可用微調大幅度調音。一是微調做不到,二是長期使微調處于太緊或太松的狀態都不好,緊了會影響微調和弦的壽命,太松會出嘶嘶聲。
可以借助其他弦,拉出G音,然后一邊拉一邊調音,同名音且構成八度,在調時聽,調好時會有共鳴感。這樣就完成了定音。大提琴和小提琴或其它弦樂器家族成員一樣,都有四根弦,音域約為四個八度,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樂譜通常用低音譜表,在較高音區有時用中音譜表。
大提琴的第一根a弦發音華麗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較朦朧,第三、四弦(G、C)低沉響亮,能夠承受樂隊的非常沉重的音響。擴展資料:要想使一件樂器能夠最有效地展現它的音質,樂器的調整是十分關鍵的。"調整"一詞意味著有多種變化,包括:高度,或面板表面至指板假設延長后的平面的距離,這個高度決定了琴弦與琴馬之間的角度,進而影響琴弦施加在樂器面板上的力。
還有琴弦至指板的距離,它影響著琴弦的演奏性能和抵抗力。
其它調整方面包括:尾枕和弦枕的形狀和高度、琴弦之間的距離和琴弦的選擇等。
對樂器的聲音和演奏性能具有直接和重大影響的調整方面是:琴馬的切割、音柱的位置緊固和安裝、琴弦高出指板的高度以及琴弦的選擇或狀態。
是調弦還是演奏時E弦容易崩?
調弦時容易崩和演奏時容易崩都需要找老師學習正確的方式,E弦本身音高,琴弦張力大方法不得當是容易崩。
用的鋼絲弦還是尼龍弦?
琴弦通常3-6個月就進入半衰期,最多也不要使用超過一年,本身的震動不夠靈敏了,音色也差一些。
小提琴E弦容易調崩怎么辦?
感謝邀請!
小提琴E弦容易斷裂,每個小提琴演奏者都會遇到這個問題。下面就本人在實際操作中的一定看法和大家探討。
小提琴E弦音高為 e2, 頻率為 659.255。相對于其他三根弦A ( a1,頻率為 440.000),D(d1 : 頻率為293.665)、G(g : 頻率為195.998 )更容易斷裂,原因是E弦的音比較高,使用相對要多一些。
為防止琴弦斷裂,在調弦時要循序漸進,不要一次性定到位,四根弦要一遍一遍的調,一遍一遍的校對。
定弦時一般先調A弦,把A弦調到a1的音高,然后再調E弦、D弦和G弦。四根弦調完后,會發現A弦又偏低了。再從A弦開始調,反復校對至準確為止。
為了定弦方便,可以在E弦和D弦上裝上微調(微調有抑制音量的作用,一般不在D弦和G弦裝微調)。
呵呵,
一、這個調弦應分二次調。第一次先將四個弦調到各個音位(EADG)差一點的地方。然后進行二次微調。為什么?
這個需要理解透。因為平行拉力原理。當一條受力很小時,也就是弦是松的時候。拉(調)另一根弦。二邊不平衡。輕則音不好調準,重則就如樓主所說調E炫弦容易崩飛。
所以幾條弦要分別逐漸調到位。
二、另一個方法就是可以在弦上裝上微調。先不用很大力只基本調到位就可以。然后用微調慢慢調就行。
總之要知道原理就好辦,然后要慢要過細一點調。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小提琴老是跑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小提琴老是跑弦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