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協奏梁祝小提琴分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5個相關介紹協奏梁祝小提琴分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原編者是何占豪、陳鋼
《梁山伯與祝英臺》(簡稱梁祝),是取材于民間傳說,吸取越劇曲調為素材,經由何占豪、陳鋼于1958年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
該作品于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蘭心大戲院作為上海音樂學院的獻禮作品首演。由時年18歲的上海音樂學院學生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樊承武執棒上海音樂學院學生管弦樂隊協奏。
原著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簡稱梁祝),是取材于民間傳說,吸取越劇曲調為素材,經由何占豪、陳鋼于1958年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該作品于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蘭心大戲院作為上海音樂學院向建國10周年的獻禮作品首演。由時年18歲的上海音樂學院學生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樊承武執棒上海音樂學院學生管弦樂隊協奏。
《梁山伯與祝英臺》(簡稱梁祝),是取材于民間傳說,吸取越劇曲調為素材,經由何占豪、陳鋼于1958年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該作品于1959年5月27日在上海蘭心大戲院作為上海音樂學院向建國10周年的獻禮作品首演。由時年18歲的上海音樂學院學生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樊承武執棒上海音樂學院學生管弦樂隊協奏。
什么叫十大?你來排列?沒有分大小的 謝謝。
中國有56個民族 中國的樂器多不勝數 也排列不出10大來 只是說大眾吧 那也很多
古箏,阮,古琴,二胡,琵琶,揚琴,竹笛,巴烏,葫蘆絲,愛杰克,熱瓦普,太多太多了 。
十大樂曲到是有
1、梅花三弄 (編鐘與樂隊)
2、月兒高(民樂合奏)
3、塞上曲(琵琶與樂隊)
4、春江花月夜(民樂合奏)
當年音樂學院的學生搞創作,是作曲實踐,并非刻意為之,但是恰到好處。經典往往就是這樣的吧。大師們的名作、代表作都是從內心出發,以飽滿的情感投入,刻畫各種藝術形象的。至于藝術形式或表演形式有程式化存在,更多是順其自然的表達。歌劇白毛女是民族化歌劇的實驗,黃河大合唱把西洋作曲法運用的十分充分,笛子曲揚鞭催馬運糧忙,借一管竹笛比較形象的描述生動活潑藝術形象等等,無不是大師們有心儲備,又無意渲染的好作品。
梁祝運用弦樂器小提琴,能夠發揮弦樂的復雜表現手法,更好表達愛情主題,如泣如訴小提琴演奏,余音裊裊的扣人心弦的曼妙聲音直接引人入勝,讓人沉浸其中,把人們心中那顆好奇心同情心憐憫心,感同身受的情感訴求表達的淋漓盡致,滿足人們對愛情的向往和期待。而打擊樂器或吹管樂器也不太可能表現此類主題,它們易于表現宏大明亮氣勢如虹的題材作品,在梁祝作品里此類樂器是烘托氣氛,也是不可或缺的。藝術欣賞需要審美體驗,不是純形式。謝謝邀請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協奏梁祝小提琴分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協奏梁祝小提琴分析的5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