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對于喜歡文藝的朋友們來說,高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在“云端”上網也能欣賞藝術作品,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我們可以在“云端”提高藝術審美力,享受藝術的滋養。
“審美力,是一個人是核心競爭力”,近日來,新華網文化頻道聯合國家大劇院共同推出的【審美力·藝術微課堂】將為您帶來全新的審美體驗,由藝術名家給為您奉上一堂堂妙趣橫生的文藝欣賞課。
作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大劇院以“藝”戰“疫”,通過精心策劃,集結藝術家們的集體智慧,創作了“同舟共濟戰疫情·國家大劇院在行動”系列文藝作品,并由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和合唱團進行演繹,取得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收獲了大眾的良好口碑。
視頻加載中...
《審美力·藝術微課堂》第二十一期,邀請著名詞作家王曉嶺,暢談他與國家大劇院合作的兩部抗擊疫情主題作品《中國一定強》《我們在一起》,講述歌詞創作的知識和創作背后的故事。
由王曉嶺作詞、印青作曲的《中國一定強》極具力量,鼓舞人心。王曉嶺利用近一周時間創作出的歌名充分體現了歌曲的主題和內涵。“中國一定強”朗朗上口,歌詞于字里行間展現出對抗擊疫情的決心和信心。該曲是群眾歌曲類帶有進行曲風格的戰斗歌曲,唱出時代強音!
由王曉嶺作詞、臧云飛作曲的《我們在一起》充滿溫情,內容描寫了人與人之間的大愛無疆: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鼓勵與關愛、武漢人民和全國人民的心手相連……人與人手挽手,心貼心溫暖交流,堅定信心。
王曉嶺介紹,歌詞又叫音樂文學,具備音樂性和文學性。歌詞作為一種文學樣式,與音樂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歌曲作為一種大眾的生活樣式,和時代的進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緊貼時代、緊貼人心,唱出心中的故事,是創作歌詞必不可少的。
音樂的體裁和樣式決定歌詞的樣式。歌曲的類型和特點:通俗歌曲(流行歌曲)口語化溫暖人心,民族歌曲更有畫面感,美聲歌曲體裁宏大,隊列歌曲(進行曲)氣勢強大并能夠發出時代強音。
往期回顧
第二十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隨京劇名家史依弘細品四大名旦之美
第十九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雷佳帶你看懂中國民族歌劇
第十八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快來認識一下音樂世界的“長篇小說”——交響曲
第十七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十分鐘帶你認識戲曲中的“丑行”
第十六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五胡樂女”帶你認識胡琴
第十五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小提琴為什么這么貴?
第十四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張繼鋼告訴你創作舞蹈《千手觀音》總共分幾步?
第十三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從“反彈琵琶”到“十面埋伏”,吳蠻帶你走進琵琶的世界
第十二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隨張維良走近笛簫的世界
第十一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芭蕾舞劇《睡美人》的故事
第十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貓和老鼠》中耳熟能詳的鋼琴曲
第九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鋼琴家的童年是怎樣的?
第八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如何優雅地欣賞合唱?
第七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大提琴演奏家秦立巍講述他和大提琴的故事
第六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孔雀舞》的故鄉——水一樣的傣族
第五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當箏遇上詩,更惹人兒心沉醉
第四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昆曲,戲曲百花園中的“空谷幽蘭”
第三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小提琴家呂思清給琴童們的一些話
第二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跟王亞彬學習中國古典舞
第一期:審美力·藝術微課堂丨胡文閣講“梅派”到底美在哪?
出品:新華網文化頻道、國家大劇院
策劃:袁思陶
統籌:邢賀揚
編輯:常寧、譚雪莉、伊媛、邢賀揚、劉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