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小提琴難易程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小提琴難易程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謝邀!不太可能啦。
自娛自樂還有希望,但別說成為名家,就是想進入小樂團什么的也是不可能的了。
這是因為拉小提琴對手指、手臂的控制能力要求很高,成人以后再去學和練,已經沒法做到十分靈活和精準,甚至想擺到標準姿勢都很難做到了。
另一方面,拉小提琴的對耳朵分辨樂調的準確也十分嚴格,若過去對音樂這方面沒有很大愛好,即沒有做過這方面的訓練,那拉起來也就如同“殺雞”,自己拉一陣都會覺得無趣的。
我們小時就因為沒有條件,甚至是不許學習這種“資產階級的洋玩意”。所以我盡管十分愛好,進入青年后再去學,而且也十分刻苦,卻此生再也無望了。
1??凡是經過練耳訓練后總是把不住音準的人不能學習弦樂器小提琴和二胡,因為它們不像琵琶有品容易按準每個音級,而小提琴只有指板,左手指按上去要靠耳朵聽音準來控制基準音位。
2??二胡只有懸空的兩弦,沒有品和指板,更難的是雖然可以在柱上貼個音階標貼,但是左手指按弦的輕重緩急又能改變音準,這是比小提琴更難的一點。
3??小提琴的揉弦在上中下三段處要用不同的揉弦動作(指法、腕法、臂法)、以不同的揉波改變弦的波幅渲染不同的音效。而二胡有(壓揉、摳揉、滾揉、滑揉)、既改變弦的張力又改變弦的長短從而模擬出自然界各種聲效。
4??小提琴有粗到細四根弦,純五度定弦,g~d1~a1~e2,音域寬。二胡只有兩根弦、內外弦與小提琴中間兩弦d1~a1定弦等高,二胡更難的是音域低,低不下去高不上去的音就低八度和高八度演奏,在協奏曲及伴奏曲中能和弦也是一大優點。
5??小提琴難的是要用下巴低著腮托、左手要外旋,初入門很不適應,而二胡的坐姿、拉姿、左手右手的動作都符合人體解剖結構特征,初入門者感到輕松舒適。
6??小提琴為西洋樂,要想爐火純青出人頭地比較困難,小提琴學費貴,名師難投。二胡為民樂,使用場合更廣、只想學個特長,老師好多、在升學考試中這兩種琴為同等級別、二胡與小提琴在民樂及交響樂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你想學什么琴要與自己的條件來取舍!
小提琴是沒有音準的樂器,它是和聲言語。基礎要學習視唱練耳,樂理知識。左右技巧。建立大腦健盤,具有超強的音樂記憶能力,閃電般的速度。創造性發音來表達音樂藝術的樂器。
應該說最難之一,實際上每個器樂都需要長時間的磨練,都不好學。小提琴主要是因為開始難學,后面也難學,所以顯得格外突出。首先要站著學,小孩子好玩站不住,每天練琴我們是平均2個小時,必須是每天,要有耐心能站住;接著一開始拉的很難聽、刺耳,要能忍受,渡過這段時期;然后一開始都是枯燥的空弦、手指練習、音階、練習曲,通常幾個月后才能拉簡單的小星星,不過因人而異,我們一個月就可以拉了;次后學小提琴要會看譜,還不是簡譜,我是看不懂的了,需要孩子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都很強,剛開始也是需要適應的;最后說到重點,小提琴沒品,需要靠耳朵辨別自己是否拉的準確,為此我加了一門聲樂課鍛煉音準,半年時間孩子可以靠耳朵辨別弦是否準確,基本達到調音器95%的水平。另友情提示:學小提琴家長需要多項技能,比如調音、換弦都是常事。那么大家會說這么難學來干什么?原因有五:1.小提琴鍛煉的東西太多,記憶力、理解力、左右手協調、音準、耐力等;2.地位,小提琴是樂器之后,管弦樂中承擔重要位置,交響樂演奏中通常會寫三個人的名字:作曲家、指揮和首席小提琴手。再說了如果有演出機會,鋼琴只需要一個很難選上,小提琴要很多,機會也就多;3.攜帶方便,我們喜歡旅游,出去必定帶琴,如果是鋼琴就搞不定了;4.最關鍵的窮,孩子媽原來想讓學鋼琴,買琴需要1.5萬,我嫌投入太大,家長容易逼孩子導致半途而廢的不在少數。小提琴一開始可以用工廠琴,200-300一套,先看看孩子是不是這塊料,我就不告訴你們一開始的琴是報班送的了吧,沒問題了再逐步升級,我們現在用的是不到4000的琴,已經可以應對5級以前的考級和表演;小提琴多貴的都有,呂思清那把上億了,夠用就好,再貴的琴,小朋友一撒手也就完了,就這把4000的琴,第一次掉地上琴碼壞了,第二次掉地上背板裂了,修了一個月。說起后悔的事情:我更應該讓孩子早點學琴4歲最好,我們因為一開始孩子媽要學鋼琴有爭執,到了6歲才學,有些晚了。你們也不要說換琴的事情了,一開始的工廠琴也不貴,換幾把沒多少錢!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小提琴難易程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小提琴難易程度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