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技大學
他是從通信工程專業轉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的跨界博士;
他是電子科技大學藝術團學生交響樂團的前任團長,小提琴10級;
他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四川省委宣講團首批博士生成員之一;
他是:中共黨員,馬克思主義學院2016級博士生呂明陽。
9年藝術團
今年28歲的呂明陽出生在云南昆明。6歲的時候,呂明陽與小提琴結緣,到現在已經20余年。從小學到高中,不管學業有多忙,他都堅持每天花一到兩小時練琴。在初中的時候,就拿下了小提琴10級。
大一進校,呂明陽加入了校學生藝術團交響樂團,從本科到博士,至今已有9年。高雅藝術進校園巡回演出,學校的迎新晚會、新年音樂會……都可以看到呂明陽的身影。“在藝術團,大大小小的演出我應該參加了有100多場,”呂明陽笑著說。大四到研三,他還在交響樂團擔任了3年半的團長。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四川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他們也都拿下了一等獎。
對呂明陽來說,小提琴已經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他博士的研究方向都跟音樂有關。“對我來說,音樂是一種陪伴與慰藉,它甚至影響了我對生活的態度,讓我發現生活中那些細微的美。”
“跨界”理工男
說到呂明陽的博士研究方向,還得從他“跨界”開始講起。
高中的時候,呂明陽讀的是理科實驗班,不過他卻對政治、歷史很感興趣。“我喜歡歷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也喜歡讀政治名人的傳記,”呂明陽說。在高二會考的時候,他的文科成績甚至超過了文科班的同學。
當然,呂明陽的理科成績也不錯。高考的時候,他拿到了電子科大的藝術特長生名額,但是最后他的成績達到了學校的錄取分數線,考入了信通學院。
進入大學以后,呂明陽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上遇到了侯倫廣副教授。“侯老師講課深入淺出,讓我發現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也可以變得很有趣,同時蘊含哲理,”呂明陽回憶說。
由于自己的興趣所在,加上侯老師的影響,在本科畢業后,呂明陽便考了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然后一路讀到了博士。
用小提琴作宣講的博士生
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吳滿意教授的指導和幫助下,呂明陽將自己的博士研究方向定位于“用審美藝術化的方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親和力和有效性”。他解釋為用跨學科的視角,以感性直觀的方式展現抽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
在學校時,呂明陽就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理論宣講團成員之一。今年,他加入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四川省委宣講團。據報道,在校博士生成為省委宣講團成員并在報告會上“唱主角”這在四川省尚屬首次。這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四川省委宣講團在人員組建上的創新之舉,首次從四川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經濟學、公共管理學、法學等相關專業吸納了11名在校博士生參與宣講,讓青年一代加深對全會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經學院推薦,電子科大有兩名博士生入選,呂明陽就是其中之一。
11月27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四川省委宣講團報告會走進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呂明陽作為本場報告會的“主角”,作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宣講報告。
在傳達全會精神的過程中,他拿出自己的小提琴,現場給同學們演奏了《國際歌》、《十送紅軍》……幾首曲子表演完,現場聽講的同學們個個“目瞪口呆”,紛紛表示,沒想到音樂和政治還能聯系到一起。
這次的宣講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同學表示,“聽了呂老師講的內容,印象特別深刻。如果單講一些政治理論知識可能很快就會忘記,但是結合音樂進行聯想,可以很好地幫助自己記憶。以后只要一聽到《十送紅軍》就能聯想到今天講的‘長征是宣言書’等經典理論文獻和表述了。”
呂明陽認為,面對青年學生群體,傳統說教式的宣講,效果不是特別理想。博士生作為宣講團成員,就是要利用“朋輩教育”優勢,開展面對面、互動式、有溫度、有情感、接地氣的座談與宣講。“此次也算是我在宣講內容和形式上的一次探索吧。”呂明陽說。
未來,呂明陽也準備繼續從事高校思政工作。“希望能為青年學生成長成才做出自己的貢獻,”呂明陽說。
彩蛋
在成電9年,從本科到博士,呂明陽還在這里收獲了愛情。妻子是自己的學妹,也是校藝術團的成員,經常一起演出、共同的興趣愛好讓兩人走到了一起:
采訪、編輯:校新聞中心何喬
上一篇
大理手鼓小提琴,手鼓大理音樂
下一篇
望月笛子小提琴,望月笛子獨奏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