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倩如在給學生上課
文|俞倩如
眾所周知,學習樂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非朝夕可以速成,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努力才能小有所成,而攀登藝術的頂峰更需要一生的磨練和學習。特別是學習如小提琴、大提琴這樣技術比較復雜的弦樂器,啟蒙階段更是會長達兩三年之久。這兩三年的過程最辛苦,是最考驗教師、孩子和家長的,也是最容易讓人產生畏難情緒的。本期主要探討的,就是初學的兩三年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希望能對教師、家長和孩子都有所幫助。
教師——傳遞熱愛
對于教師來說,有義務努力使孩子對這門樂器產生興趣。所以我認為,適合啟蒙的老師,需要情緒穩定,較有耐心,對樂器和音樂充滿熱愛,并能通過語言和行動將這種熱愛傳遞給孩子。這是在啟蒙教學初學中第一要緊的。
如教師能為學生做較高水平的示范演奏,就可以讓孩子用最直接的方式體會到音樂之美。所以啟蒙教師也應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讓孩子每節課都可以聽到動聽的音樂。教師如能和孩子一起演奏重奏和合奏,會令孩子對演奏興趣大增。
除了演奏示范之外,教師需要不斷磨煉教學語言。有時候一堂課下來老師會覺得特別累,卻又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這種情況就應該反省自己在教學中的語言是否準確有效。上課用詞既要生活化能令孩子和家長都懂,又不能太啰嗦而失去重點。作為教師如果能經常反省自己的教學語言,教學水平一定會有迅速的提高。
最后,教師應該清楚當下教學的目標和重點。啟蒙涉及到的教學點千頭萬緒。要教孩子如何看樂譜、如何數節奏、如何持琴運弓、如何辨別音準和音色。如果不能抓到要領,孩子進步慢,老師也會覺得無從下手。我個人認為訓練重點的順序應該是:學會數節奏——學會認音——學會持琴握弓——找到正確的發音方法——開始學習左手指法。最好能一步步來而不要一擁而上,否則到了后期出現問題還要改更加困難。
家長——最重要的助力
啟蒙階段是最考驗家長決心的。由于啟蒙階段學生的年紀普遍較小,理解力和自制力都不夠,所以我主張學琴的前三年家長可以參與進來。一開始就做“甩手掌柜”不但對孩子的學習不利,也斬斷了自己在孩子學琴過程中親身參與的樂趣。
家長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要在課上和課下觀察孩子的學琴狀況,并與老師及時溝通。每節課的教學要點都應該記錄下來,回去提醒孩子練習時注意。為了培養孩子獨立性,可以不陪在身邊練習,但是一定要定期讓孩子演奏給家人聽,從而檢查孩子練習的成果。多觀察和記錄孩子的練琴狀況,例如何時會表現得很有興趣,何時會產生急躁和抵觸,要將各種情況告訴老師,以便于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有些孩子產生厭煩情緒很久了,家長才發現,再加上應對方法不當,會令本來容易調整的小情緒積壓起來,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除了觀察,家長所能做到的還有鼓勵。“莫知其子之美”,吝于表達對孩子的贊美或者看不到孩子優點的家長不在少數。家長在轉述教師要求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帶上自己的情緒。初學樂器時,家長如能盡可能情緒穩定,客觀地看待孩子的學習過程,靜待花開,不要把孩子的學習和自己的面子捆綁起來,那么練琴產生的家庭矛盾也會減少。
好家長勝過好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家長的鼓勵和肯定是孩子努力的最大動力。如果家長能夠在孩子遇到挫折時多鼓勵,在孩子容易驕傲時給予提醒,在孩子覺得辛苦想要放棄時冷靜下來做決定,那孩子一定能夠在學琴道路上走得又快又穩。
孩子——培養好習慣
在啟蒙的頭幾年中,我認為演奏的技法、知識都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更加看重的是能否在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最近常讀的一本書叫做《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我深以為然。因為什么都可以教,好的習慣很難教。因此我會在初學的幾節課反復強調一些看似和演奏技術并無直接關系的習慣。例如:從小要學會自己攜帶和保管樂器,要愛護樂器,拉琴前要把手洗干凈,不要留很長的指甲,演奏時要懂得演奏禮儀,聽別人演奏要遵守音樂會禮儀等等。我認為這些雖然是瑣碎的小事,但卻反映了一個學習的態度和良好的習慣。只有這些做好,孩子才能對學琴這一行為產生重視和珍惜的情感。
除了日常的舉止習慣,我還希望孩子在初學階段就養成練琴習慣。一開始從很短的時間開始,重“質”不重“量”。希望通過長時間的積累,慢慢讓孩子養成習慣,讓他們認為練琴是一件和每天吃飯、睡覺、上學一樣重要的事,從而能夠堅持得久一些。
從小開始學習過一樣技能的人,無論是體育、書法、繪畫還是樂器,在長大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會比常人更能夠專注和堅持。因為學習這些技能時,孩子們都會同時體會挫敗感和成就感。人們常說,生活本不容易,如果學習中不能學會面對挫折和挑戰,那么將來成人未必能直面來自社會的壓力。面對生活的不易,即使是大人都會有想半途而廢的時候,何況是孩子。良好的心態和自我調節能力一定要從小培養,在初學樂器的幾年尤其不能忽視。
總之,學琴啟蒙階段充滿艱辛,也充滿快樂。這個“從無到有”的建立過程既可以體會到初學的生澀和手足無措,也可以收獲快速進步帶來的巨大成就感。然而只要我們努力再努力,在度過這個階段之后,會特別感謝這一段經歷帶給我們的磨煉。看著原本覺得難上青天的樂曲現在是小菜一碟,更會有“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輕松和愉悅。啟蒙階段如果在教師、家長和孩子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可以順利度過,一定可以為之后長久的樂器學習開一個好頭,打下堅實的基礎。
-THEEND-
“星標”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
不錯過每條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