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愛因斯坦作文小提琴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愛因斯坦作文小提琴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愛因斯坦5歲開始學習小提琴。
13歲在他閱讀康德的哲學著作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莫扎特的奏鳴曲,從此堅持自學小提琴,小提琴也成為他最喜歡的樂器。
愛因斯坦對音樂抱有一種謹慎的尊重,遲暮之年,當抖動的手已經(jīng)無法如從前一樣靈活地拉小提琴時,他就更多地選擇彈鋼琴。
一位朋友想把一把名貴的小提琴送給他,他卻表示“我知道我現(xiàn)在的演奏水平”,于是婉言謝絕。
”
6歲時,愛因斯坦學拉小提琴,他的妹妹瑪雅學鋼琴。稍后,愛因斯坦也學習彈鋼琴。隨著時光的流逝,愛因斯坦對音樂漸漸入迷,13歲之后,當他懂得和聲和曲式的數(shù)學結構,當他體驗到演奏莫扎特的奏鳴曲所帶來的那種無法言喻的快樂時,音樂就成為他一生的至愛。
1881年11月18日愛因斯坦的妹妹出生,1884年愛因斯坦對袖珍羅盤著迷,1885年愛因斯坦開始學習小提琴,1886年,愛因斯坦在慕尼黑公立學校讀書,1889年在醫(yī)科大學生塔梅爾引導下讀通俗科學讀物和哲學著作,1891年自學歐幾里德幾何學,1990年8月愛因斯坦畢業(yè)于蘇黎世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12月完成論文
愛因斯坦在1895年至1914年間都生活在瑞士。在此期間,于1896年放棄了德國國籍,于1900年在蘇黎世獲得了瑞士聯(lián)邦理工學院(后來的瑞士聯(lián)邦技術學院)的學術文憑。在無國籍五年多之后,他、于1901年獲得了瑞士公民身份,并將其保留終身。
1905年,被蘇黎世大學授予博士學位。同年,在著名的奇跡年發(fā)表了四篇開創(chuàng)性的論文并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此時他才26歲。愛因斯坦于1912年至1914年間在蘇黎士教理論物理,然后前往柏林,在那里他被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
愛因斯坦晚年曾致力于統(tǒng)一場論的研究,雖然其理論的過度超前而未取得什么現(xiàn)實性的成果,但卻為后繼者預設了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現(xiàn)代統(tǒng)一場論的成果正證實著愛因斯坦的敏銳洞察力和深遠預見力。
1955年4月18日,帶著對人類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和終身奮斗不懈的勞頓疲憊,愛因斯坦聰慧而深刻的大腦停止了思維。
對于成功,愛因斯坦不以為然,他說,“對真理的追求比對真理的占有更可貴”。這位謙遜、睿智、善良、倔強的科學家,無疑是人類科學史、思想史上一座耀眼的豐碑。
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于德國東部的烏爾姆,猶太血統(tǒng)。他的父親海爾曼?愛因斯坦很有數(shù)學天賦,但父母沒錢供他上學,只好棄學經(jīng)商,愛因斯坦的母親保里諾?愛因斯坦是富有糧商的女兒,很有音樂天賦。
年幼時,愛因斯坦就開始學習音樂,六歲開始練習拉小提琴,音樂幾乎成了愛因斯坦的"第二職業(yè)",小提琴終身陪伴著他。
在愛因斯坦上學之前,他父親給了他一個羅盤(指北針),羅盤的指針總要指著南北極,使小愛因斯坦研究和著迷了很久,直到成年,他都還記得這件使他印象深刻的事。
另一次經(jīng)歷給他的印象也很深刻。在上學幾年后,他領到一本歐幾里德幾何學課本,書中論證得無可置疑的許多公理,使他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以至于無法按照課程進度學習,而是一口氣就將它學完。
愛因斯坦和牛頓一樣并不早慧,他到3歲還不會說話,在整個學習期間也無"神童"的表現(xiàn),甚至在教師眼里顯得平庸遲鈍,他主要是對教師的呆板教學方法感到不滿,而具有很強的獨立自主、勤奮自學的探索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愛因斯坦作文小提琴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愛因斯坦作文小提琴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