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oscar的小提琴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oscar的小提琴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關于影片中的音樂(轉自網絡):(在我的音樂專輯中有試聽)
等愛的女人》也被翻譯叫做《薰衣草女人》,它是由英國資深演員查爾斯·當斯首度執導、編劇的電影。這部電影除了感人的故事情節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它的原聲音樂,這部影片的原聲音樂是來自英國知名配樂作曲家奈吉爾海斯的創作。吉爾海斯是皇家莎士比亞公司的專屬作曲家與音樂總監,這次《等愛的女人》的原聲音樂的制作、創作、編曲都是他完成的,同時他指揮英國皇家愛樂管弦樂團透過新潮的管弦手法,呈現出兼具靜謐與深情的特質,深深地擄獲了聽者的心!
而影片中精彩的小提琴演奏則是出自被稱為“當今最帥的小提琴演奏家”約夏貝爾,他的演奏為影片增色不少。2000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原聲《紅色小提琴》中,就是他優異的演奏讓那樣一部純古典作品拿到了大獎,這次他再度涉足原聲帶演出,用優雅、細致、獨到的琴音,深入片中波蘭小提琴家安德烈的角色,精湛琴技貫穿全片,讓觀眾十分震撼。
英國知名配樂作曲家奈吉爾?海斯(Nigel Hess)同時也是皇家莎士比亞公司的專屬作曲家與音樂總監,身兼《等愛的女人》原聲帶的制作、創作、編曲,同時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The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透過新潮的管弦手法,呈現本片兼具靜謐與深情的特質,從第一軌《等愛的女人》的第一個感人音符響起,就深深擄獲聽者的心!海斯更巧妙地融合馬斯奈《泰伊思冥想曲》(第5首)、薩拉薩蒂《序奏與塔朗泰拉舞曲》(第8首)、德彪西《棕發女孩》(第13首)、帕格尼尼《威尼斯狂歡節》(第 16首)等作品,天衣無縫地讓古典名曲與全新創作完全契合。
小提琴曲《我們的時光》是1968年首映的英、義合拍電影《羅密歐與茱麗葉》(又名《殉情記》)的主題曲。此片現被譽為經典,當年亦曾入圍不少電影獎項,包括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獎及最佳導演獎,但最后在1969年頒獎禮當晚只贏得最佳服裝設計獎及最佳攝影獎。
此曲由意大利作曲家Nino Rota創作。他的創作風格比較傳統,特別擅長寫作優美的旋律,作品廣為傳播,為大眾所喜愛。
音樂之聲的女主是朱莉·安德魯斯
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1935年10月1日出生于英國薩里郡,英國女演員、歌手、舞蹈家、戲劇導演,同時也是多部暢銷兒童讀物的作者、聯合國婦女開發基金會的“親善大使”。
1954年,首次登臺百老匯演出《The Boy Friend》,獲得了世界戲劇獎。1964年的電影處女作《歡樂滿人間》和1965年的《音樂之聲》,均取得較大成功,前者為她贏得了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桂冠獎、格萊美獎等,后者則取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瑪麗·馬汀(Mary Martin),1913年11月11日出生在得克薩斯州,演藝明星。
瑪麗·馬汀曾2次獲得托尼獎,代表作有《彼得·潘》《音樂之聲》等。
中文名
瑪麗·馬汀
外文名
Mary Martin
出生日期
1913年11月11日
逝世日期
1990年9月3日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oscar的小提琴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oscar的小提琴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