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小提琴弦的間距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小提琴弦的間距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1--1.2公分
小提琴琴弦共有四根,最細的為E弦,裝在琴的右側,往左數依次為A弦、D弦和G弦,也稱為第1、2、3、4弦。每根弦的末端,都裝有一個銅質弦鈕,掛在弦板的系弦孔中,琴弦通過支在面板上的琴馬和琴頸的弦枕,另一端在弦軸上。弦與弦之間的距離應該是1.1--1.2公分就可以了并且兩邊對稱。
琴弦是小提琴發音的聲源,通過琴弓摩擦琴弦使之產生振動而發音,并通過琴馬將其震動傳導給琴身,產生音響共鳴,來增強音量和豐富音色。
琴馬的高度不是固定不變的,即使是同一把琴也不例外。
這是因為琴弦緊繃時,產生的拉力非常大,久而久之,會使琴頭略微上翹,指板下沉,這時琴馬與指板的間距就會比原來大些,于是就得對琴馬進行修削:① 琴馬的高度是根據指板的高度來決定的。其高度以手指在高把位上按弦時感到適度,并且奏強音時,琴弦不會碰到指板上發出“咝咝”聲為宜。琴馬的左端比右端略高,因為G 弦振幅大,須離指板遠些(5 毫米),而E 弦振幅小,故離指板近些(4 毫米)。
② 琴馬上緣的弧度,以在D、A 弦上奏強音時,馬尾不碰到鄰弦為宜。過彎會造成運弓換弦不便,太平則弓毛易觸碰鄰弦??蓞⒖寂f琴馬的弧度,先畫條弧線,然后用砂紙慢慢修磨。
音準上變化不大。但是用個半年以后(或者不用也一樣。只要繃緊了半年以上)高把位的的音色真的不敢恭維。
不過也看你用的是什么弦。鋼弦很難在音準上出現問題的,到他斷裂之前也很難察覺這種問題。但如果是尼龍弦或者羊腸弦,繃久了音準是會出現問題的。
音準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弦在各段部分的密度,粗細發生了變化。鋼弦一般不會產生這種變化,但尼龍弦和羊腸弦以及一些比較質地柔軟的銀弦是會產生這種變化的。
如何確定自己的琴弦是否走音呢?一般來說是靠耳朵。但是畢竟你的琴已經兩年沒換弦了,可能音準上的問題已經被你習慣了。聽不出來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用儀器。你可以用專業的調音器,或者手機都可以。
第一步,把四根弦的空弦對準。G D A E
第二部,測量弦枕到琴碼的精確距離。
第三步,用這個距離÷1.059得出一個新的距離,并在每根弦的相應位置按下。(這一步需要做的很精確)
將音柱從音孔中倒出來,然后用音柱安裝器的尖端插進音柱斜坡低的一面,將音柱從音孔中放進去,正立于琴腹中靠琴馬右腳后面稍向右一點的地方,它與琴馬距離約5 毫米。音柱放好后從音孔和琴底端的系弦柱孔觀察是否端正。如果音柱太靠近琴馬,A、E 兩弦的低音便非常噪雜,音色也不優美。如果音柱離琴馬過遠,則 G、D 兩弦就會發出粗糙難聽的聲音。要使各弦的音質、音色、音量都圓滿,應該靠自己的聽覺去判斷,選擇音柱的最佳位置。音柱安裝器可以自制,用一根約四寸長的粗鐵絲,彎成S 狀,將一端錘扁磨尖;另一端錘扁后用圓形銼刀銼個半圓形缺口,此缺口可抵住音柱進行位置微調。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小提琴弦的間距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小提琴弦的間距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