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提琴 >小提琴掩飾寂寞(<<音響二十要>>重新厘定)

      小提琴掩飾寂寞(<<音響二十要>>重新厘定)

      <<音響二十要>>重新厘定

      摘選自臺灣<<音響論壇>>主編劉漢盛:自從在本刊第40期發(fā)表看、寫音響評論的「音響二十要」以來,我相繼的與一些讀者、主筆們討論「音響二十要」中的一些小問題與未盡圓滿之處。還有,就是有些讀者對于「音響二十要」還存有某些疑點。這些,都讓我覺得有必要再為「音響二十要」做厘清與解釋;同時也借此機會修改一些我認為不盡理想的地方。以下,我將以最簡單的表達方式來將「音響二十要」再討論一次。如果您是新進讀者,請在閱讀此文時先將第40期拿出來熟讀。

      第一要:音質(zhì)這個名詞許多人因為弄不清楚而認為很抽象。其實不然,我可以舉實例來說明。當您提到布料時,您會說:這塊料子的質(zhì)地很好。當您在吃牛排時,您會說:這塊牛排的肉質(zhì)很好。當您在稱贊一個小孩時,會說:這個孩子的資質(zhì)真好。所以,當您在聽一件音響器材或一件樂器時,您也會說:它的音質(zhì)真美。從以上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質(zhì)」就是與生具來的天性。音質(zhì)高貴、很好、很美就代表著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我可以說音質(zhì)是音響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所以我將它擺在第一要。

      第二要:音色我們時常會聽到類似: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說法,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聲音就像光線一樣,是有顏色的,不過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聽到的。通常,音色愈暖聲遭愈軟;音色愈冷聲遭例硬。太軟或太硬當然都不是很好。有時,音色也可以用「高貴」、「美」等字眼來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過,就像布料一般,布質(zhì)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卻是指它的顏色,這其間還是有明顯的界線。

      第三要:高、中、低各頻段量感的分布與控制力與第40期不同的是,我在此增加了「控制力」。量感當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們說的:高音比較多、低音比較少等。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對低頻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頻松散,有些則具有彈性。我們會說后者有低頻的控制力。各頻段量感的多寡并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壞,器材之間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最重要的。高、中、低各頻段量感的分布也可以說是頻率響應曲線的另一面,可惜,往往我們的耳朵可以聽出二種器材不同的量感時,這二種嚴材的頻率響應曲線卻是一樣宜。為什么會這樣?二種可能,一是測量儀器的精度還不夠;二是人耳真的非常靈敏。

      第四要:音場表現(xiàn)這個項目包括了音場的形狀、前后位置、高度、寬度、深度等要項。要把這些項目很具體的表現(xiàn)出來,喇叭的位置與聆聽者、聆聽空間等三者的相互關(guān)系必須要達一個很微妙、恰當?shù)娜诤宵c才能表現(xiàn)出來。這也就是我所說的:音場會浮出來。如果條件不成熟,那您只能「聽到聲音」而已,那還談不上音場的表現(xiàn)。

      第五要: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這是新增加的一個項目,本來它是雜存于許多項目中,現(xiàn)在我把它拿出來單獨列項。所謂聲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與一公斤鐵塊一般,鐵塊的密度當然要大得多。因此雖然二者重量相同,不過鐵塊給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聲遭密度大聽起來是什么感受呢?弦樂黏黏的、管樂厚而飽滿、打擊樂器敲起來都會有空氣振動的感覺。所有的樂器與人聲都具有重量感。大部分的音響迷都得不到很好的聲音密度與重量感。這種感覺我推測與供電的充足及中頻段的飽滿有關(guān)。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好有什么好處呢?讓樂器與人聲聽號來便像真的。

      第六要:透明感透明感已經(jīng)是老生常談的名詞了,我想大家都了解它是什么?最好的透明感是不會刺耳的、是很耐聽的。比較差的透明感雖然一樣透明,但是不耐久聽。當然,每一對人耳對于耐聽與不耐聽的感受程度都不盡相同,因此對于透明感的好壞也就有不同的標準。當然,這種不同的標準也必須有一個共識,否則,就會亂了章法。

      第七要:層次感這個項目也沒有什么混淆的地方。所謂的層次感最主要的是在講音場中由前往后一排排樂器的清晰程度,以及樂器與樂器之間的間隔夠不夠清楚。這種感覺就像您把一個銀絲卷橫向切開、或是木頭的年輪,那種一層層、一圈圈的排列就是層次感的具象表示。第八要:定位感定位感簡單的說就是人聲或樂器發(fā)生點清楚、確定的感覺。通常我們說:遭像會飄。這就表示定位感不好。我再舉一個例子:夏天很熱時,柏油路上會冒氣。此時如果您走在路上,就會覺得物體的影像好像會飄。這就很像我們音場內(nèi)樂器定立會飄移的情形。如果您有散光而忘了戴眼鏡,那也是定位感不好的具體表現(xiàn)。在音場中,靠二側(cè)的樂器定位感通常會比較好;而在音場中央的樂器定位感會比較差。這也是環(huán)繞音效要加中間聲道的原因之一。其實,如果聽音響時加個中間聲道對定位感也會有所幫助的。

      第九要:活生感這項也是新增加的,不過它也早已散存于許多項目中。所請活生感可以說是速度感、強弱對比的另一面。它讓您聽起音樂來很活潑,不會死氣沉沉的。這是音樂好聽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好像一個卓越的指揮家能把音樂指揮得充滿生氣;而蹩腳的指揮往往將音樂弄得死氣沉沉的。這就是音樂的活生感。

      第十要:結(jié)像力與形體感顧名思義,結(jié)像力就是將虛無飄渺的音像凝結(jié)成實體的能力;換句括說,也就是讓人聲或樂器的形體展現(xiàn)的能力。在以前,我把它歸入「形體感」中。后來我仔細思考過,認為用結(jié)像力能包容更完整的意思,所以現(xiàn)在將之改為結(jié)像力與形體感。結(jié)像力好的音響器材會讓音像更浮突,更具有立體感。也就是我常說的音像輪廓的陰影更清楚。您一定常看「音響論壇」的CD購買指南吧,那些加了陰影的CD像不像要浮出來般?那就是立體感。

      第十一要:解析力講到解析力,喜歡玩攝影的人不必我說明就知道它指的是什么。解析力好的鏡頭手上的汗毛都能拍得清清楚楚;解析力不好的鏡頭當然細節(jié)就損失很多了。在此,解析力與細節(jié)再生、層次感有時侯會混雜在一起。例如解析力好再生的細節(jié)當然多;或解析力好暗部的層次就清楚等。其實,細節(jié)多與暗部層次清楚是解析力產(chǎn)生的結(jié)果,這就好像空間感也可并入音場來講一樣。但是解析力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細節(jié)再生與層次感。例如由前往后一排排的層次感就不是全由解析力造成的;再者,如果真的將層次感并入解析力,那就無法對單項的名詞做明確的解釋。因此,我在此都盡可能分開來說,讀者們只要知道「音響二十要」之間彼此都有難以分割的關(guān)系就可以了。話說回頭,什么是暗部的層次呢?就是指低電平時的解析力。換句話說,就是指音樂細微的變化而言。如果細微的變化都能表現(xiàn)得很清楚,那么這件器材的解析力當然很好。既然有低電平時的解析力,那么有沒有高電平時的解析力呢?當然有!在極端爆棚時能將所有東西解析得很清楚,那就是高電平時的解析力。綜合低電平與高電平的解析力,那就是我所謂的解析力。

      第十二要:速度感與瞬時反應其實,速度感就是瞬時反應的結(jié)果,也是器材上升時間與回轉(zhuǎn)率的具體表現(xiàn)。老外通常會將這項說成是瞬時反應而不說速度感。不過,臺灣習慣的用語是速度感。對于老中而言,速度感要比瞬時反應更容易了解。基本上,這二個名詞都是指器材各項反應的快慢而言。我想,在此就不必多做解釋了。

      第十三要:強弱對比與動態(tài)對比以前我就已經(jīng)說過,強弱對比就是老外所說的動態(tài)對比,也就是大聲與小聲之間的對比。一而言,強弱對比也可分為對比極大的強弱對比與對比極小的強弱對比。我們常說古典音樂的動態(tài)很大就是指它最大聲與最小聲的對比很大;而搖滾樂雖然大聲,但是它大小聲的起伏并不大,所以我們說它雖然大聲,但是動態(tài)對比并不大。什么是對比極小的動態(tài)對比呢?也就是強弱很接近的細微對比。這種細微的強弱對比就像水波蕩樣般,遠遠看好像不動,近看才知道它一直細微的在波動。強弱對比用最淺顯的說法應該是這樣的:極大的強弱對比是拍打巖岸的海浪;極小的強弱對比就是清風吹拂下的湖水波動。

      第十四要: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這項也很容易了解。它是指各種樂器的相關(guān)大小不能離譜。例如低音大提琴不能占據(jù)整個遭場、大鼓一敲不能把整樂團吞沒。不過,在此我要特別提出來討論的是:許多人都把樂器與人聲弄得太瘦了,瘦得像竹竿、只剩骨架而沒有肉。他們以為這樣才是正確的比例,其實錯了。正確的音場是近乎現(xiàn)場大小的,當然您不可能在一個四、五坪大的小房間中妄想得到這樣的比例,所以我們要有「比例」。不過您也千萬不要「照現(xiàn)場空間實體比例縮小」,這樣會使各種聲音都細細小小的。我再強調(diào)一次,正確的比例是各樂器之間相互的合理比例,而不是現(xiàn)場去按比例縮小。

      第十五要:樂器與人聲的質(zhì)感、空氣感此處所指的質(zhì)感并不是第一要的「質(zhì)」,而是特指樂器或人聲演奏、演唱時因接觸、摩擦、敲擊、吐氣之后讓人足以聽出它是某種東西的感覺。例如鼓棒敲在鈸上,我們覺得鈸可以聽出是金屬做的,它的真實感很高,所以我們就說它的質(zhì)感很好。同樣的,小提琴要有擦弦的感覺才像真的小提琴。早期許多數(shù)字錄音的小提琴因為缺乏玲弦摩擦的質(zhì)感而像電子樂器般,我們就說它質(zhì)感不好。什么是空氣感呢?它是泛指木管與銅管樂器的質(zhì)感而言。因為那些樂器都是空氣通過管狀物而發(fā)出聲音的,所以我稱它們的質(zhì)感為空氣感。此外,大規(guī)模的弦樂群演奏時也會有空氣波動的感覺,我也稱這種表現(xiàn)為空氣感。

      第十六要:細節(jié)再生細節(jié)再生就是音場內(nèi)各種聲音讓我們耳朵聽到的能力。有些喇叭非常敏銳,任何細微的雜音都再生得一清二楚;有些喇叭本身振動很遲鈍、或因大量的失真而把聲音的細節(jié)掩蓋過去。細節(jié)再生愈多的器材當然愈好。在此必須注意一個錯覺:有些器材會特別強調(diào)某個頻段,例如中高頻,而造成細節(jié)很多的假象。這是廠商故弄的討好偏方,音響迷不可不查。

      第十七要:空間感與空間感相關(guān)的因素很多,細節(jié)的再生,堂音的清楚與否、音場的大小等都脫不了關(guān)系。通常,我們在審視這一項時會特別注意錄音場地空間大小的描繪能力。也就是說,假如我們能聽出那個空間有多大,那么這個器材的空間感就很好。要能夠聽出空間感有多大,那當然要靠耳朵判別第一次反射音傳到耳朵的時間長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堂音。此外,殘響時間是決定錄音空間音色與軟硬調(diào)子的原因之一。有關(guān)殘響時間與堂音的司別,我已說過很多次,請自行參閱第40期。

      第十八要:整體平衡性整體平衡性不是指頻率響應曲線的平直,頻率響應曲線是分配在第三要中。它最主要講的是高、中、低頻段的適當量感分配。例如我們所說的低頻基礎(chǔ)要好就是其中之一。所謂低頻基礎(chǔ)就是低頻段在整個音樂里造成的穩(wěn)固、穩(wěn)定狀態(tài)。大部分的音樂迷都希望音樂是很厚實、豐潤的,而不希望高頻多過中頻、低頻,而造成頭重腳輕的情況。這種合理的高、中、低頻段量感就是我所說的整體平術(shù)性。整體平衡性好的器材聽起來就會耐聽。這也就是一人所說的音樂性。

      第十九要:器材個性器材就向我們?nèi)祟愐话悖饔懈鞯男愿瘛S行┍容^溫和、有些比較激進、有些比較活潑等等不一而足。音響迷必須了解每一項器材的個性,以作為搭配上的參考數(shù)據(jù)。

      第二十要:搭配上的推薦這最后一項是專門給音響評論員看的。每一個評論員在評論器材的最終,都應該為讀者們推薦適合的搭配器材。我時常強調(diào),不當?shù)钠鞑拇钆渫绕鞑谋旧淼暮脡挠绊懜蟆2粌H是一般音響迷,就是連音響評論員也經(jīng)常會因為不當?shù)拇钆涠`解了器材本身的真正能力,這是很遺憾的事。其實,任何一位評論員只要聽得愈多,就愈不敢為一件器材做黑與白、好與壞的二極評語。因為在這二極之間往往還存在著計多層次的灰階。換句話說,它還存在著許多可能性。所以,聽得愈少的人愈肯定二極化的答案。這就好像小孩子在看電影時最喜歡問大人:爸爸!那些是好人?那些是壞人?為了盡量減少犯錯的機會,評論員在聆聽器材時一定要先做多方的搭配,然后再將自已的經(jīng)驗告訴讀者。整個「音響二十要」的重新厘清在此將做結(jié)束,我希望讀者們配合著第40期的「音響二十要」仔細的將這些問題再思考一次。借著深入的思考,我相信「音響二十要」會為音響的種種不夠精確、不夠清楚、混淆不清的模糊說法帶來可以接受的清楚界定;并希望它們會成為音響迷中的通用語言。

      <<音響二十要>>重新厘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心情潘金莲|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ac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不卡免费新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一区18禁3D|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一区二区免费电影|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片| 女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男女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熟女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bt7086福利一区国产|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韩国福利影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一区二区| 色偷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