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小提琴悲劇配樂賞析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小提琴悲劇配樂賞析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帕格尼尼出生于1782年,是意大利天才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但他的一生也充滿坎坷,歷經磨難,非常悲慘。
他從小就身體不好,疾病纏身,4歲時患痳疹留下昏厥癥,7歲時患上嚴重肺炎不得不大放血治療。46歲牙床長滿膿瘡幾乎拔光牙齒。牙齒剛好又染上眼疾,靠兒子的攙扶才能行走。50歲以后各種疾病纏身,連說話都困難。57歲時口吐鮮血而亡。但他還是用他天才的技藝給世人留下了大量的小提琴作品。
他于1782年10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良港熱那亞。父親是小商人,沒受過多少教育,但非常喜愛音樂,是一個吉他和曼陀鈴業余愛好者。
父親教他彈曼陀鈴并請了一位劇院小提琴手在他7歲時教他小提琴,后又與熱那亞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學習。
他幼年充分顯露出音樂才能,不論什么曲子,他都立刻能輕松地演奏出來。同時他還學習作曲,8歲就會寫小提琴奏鳴曲。12歲,他在熱那亞舉行公開演奏會,獲得極大成功。
他13歲開始旅行演出。從十余歲起,帕格尼尼跟著許多不同的老師學習,包括了Giovanni Servetto和Alessandro Rolla,但是對于這早來的成功,他沒有辦法妥善的處理。
在他十六歲時,他就開始賭博和酗酒,就在這個時候,荻達拯救了他,把他帶到她的家去,在那里他又開始學習小提琴,共學了三年。在這三年之中,他也彈奏吉他。1805年他擔任盧加宮廷樂隊小提琴獨奏家。 1825年后,他足跡遍及維也納、德國、巴黎和英國,他還會演奏吉他和中提琴。
在他的《二十四首隨想曲》中,表現了高超的技巧。1840年5月27日夜,這位被譽為“小提琴之神”和“音樂之王”的人離開了人世,年僅五十八歲。
梁祝是我國著名曲目,是我國音樂的代表,享譽海內外,幾乎每個樂器都有改編的梁祝,又各具特色,具體如下:
首先,要說最著名的當屬小提琴,梁祝的聞名就是小題琴的作用,讓人們認識了梁祝,小提琴演奏的動聽,跌宕起伏,旋律優美婉轉,把梁祝這首樂曲體會的淋漓盡致。
其次,我國樂器也進行了改編,如二胡 古箏等,各具特色,但古箏更具特色,讓人們體會到,彈撥樂器的魅力,古箏演奏的優美抒情,大氣。
最后,吹管樂器也進行了改編,最著名的薩克斯板的梁祝,演奏的飽滿大氣,表現力十足。鋼琴演奏的梁祝也非常動聽。
總之,每個樂器都能演奏但演奏的各具特色,因為每個樂器都有他的特點。
梁祝描述的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上世紀50年代何占豪先生和陳剛先生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創作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隨后傳遍大江南北,享譽全球。這首樂曲是中西方音樂的完美結合。
小提琴具有寬廣的音域,其音色高音明亮圓潤,低音宏厚沉穩。能完美的展現梁祝這首樂曲跌宕起伏的旋律,對梁山伯與祝英臺千古傳唱愛情故事詮釋的淋漓盡致。聽來使人覺得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聞幾回。
二胡是我國民族樂器中弦樂器的代表,其獨特的音色,深受廣大音樂愛好者的喜愛,但二胡音域和音色比起小提琴要差很多,一般情況下,無法完成梁祝演奏。但是,近年來,我國二胡演奏家孫凰女士,用高超的演奏技巧,超越了二胡在音域和音色上的不足,成功的二胡獨奏了梁祝,其音樂表現力不比小提琴遜色。真是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梁祝更是深國內外音樂家的青睞,曾被改編成長笛獨奏曲和竹笛獨奏曲,其音樂感染力也是相當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小提琴悲劇配樂賞析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小提琴悲劇配樂賞析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