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小提琴高手的指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小提琴高手的指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拉弦樂器,初學時會去記那些常用調中的從低到高把位的具體指法。但實際上,小提琴上每一指都可形成一把位。復雜些的樂曲的具體指法,並不完全參照初學時用的把位指法來拉,而是根據樂句旋律的進行規律來靈活制訂指法。二胡亦如此,許多業余樂手不靈活地理解并掌握指法,技術進步必受限制。
小提琴教材一般都是五線譜的,簡譜的很少,可以說幾乎沒有。如果你想演奏音階,教你一招實用的方法。以最左邊的最粗的弦為例,左手四根手指放在第一把為上,先抬起四指,大拇指和腮托住琴,你用你右手的食指去撥,發出來的音按照首調來說就是1,然后左手食指按弦是2,中指和無名指要并攏,是3 4 小指是5,然后換到右邊的弦左手食指是6,中指無名指并攏,是7 1(高音)還有如果小提琴按照固定音高來學習C調音階難度對于初學者就大了,所以它和其他樂器學習調性的順序還是有所區別的,剛開始是學習D調,A調,和G調,考級教材1級都有所說明的。我剛剛所說的方法是按照G調來說的,但音階按首調聽起來還是12345671(高音)如果想真心學小提琴的話,就找個老師從最基本的音階學起吧,很快你就會知道指法了。
第四弦空弦5,笫一指6、笫二指7、第三指1、第四指2;第三弦空弦2、第一指3、笫二指4、第三指5、第四指6;第二弦空弦6、第一指7、第二指1、第三指2、第四指3;第一弦空弦3、笫一指4、笫二指5、第三指6、笫四指7是小提琴固定調指法。二把位以后把位…。
擂琴是一種表現力極為豐富的樂器,和其他拉弦樂器一樣,演奏擂琴也采用座姿,演奏者把琴簡放在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在兩弦之間拉奏。擂琴的按指方法和演奏技巧有很多獨到之處,比如:演奏者對琴弓的控制就有漸強、漸弱、慢慢變突強,慢強突弱和大幅度變法等技巧。擂琴的指法與弓法和二胡比較接近,它大多是用食指和無名指按弦,并多用大音程滑奏。
“雷琴的演奏指法主要是用一個食指滑按或點按出唱腔中所有的音符,手腕必須非常靈活,各種大小滑音、上下顫音和裝飾音,全靠食指頻繁而準確地換把去完成。其弓法是按吐字行腔的需要而決定的,以連弓為主,輔以分弓、頓弓等。一般規律是換弓出字,連弓行腔,但又隨機而變。換弓可分強換、弱換,還有偷換。行腔時一弓不但要奏出眾多的音符,還要同時變化各種力度,使行腔既連貫圓滑,又有抑揚頓挫。
演奏方法
演奏時坐姿,琴筒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在兩弦間拉奏。弓法有漸強、漸弱、慢弱突強、慢強突弱和大幅度變換等。擅長模擬人聲、戲曲唱腔和各種樂器的音響效果。所奏戲曲流派唱腔,維妙維肖。俗稱“大雷拉戲”、“巧變絲弦”。
雷琴拉戲
“雷琴拉戲”是一種介于音樂和曲藝之間的獨特器樂樣式。它是器樂演奏,卻又帶有相聲里“學”及“口技”模仿的明顯痕跡。王殿玉演奏的雷琴不僅可以通過各種弓法、指法、弦法及力度的變化,將各種戲曲唱腔、民歌小調以及人的哭、笑、對話、各種動物的鳴叫、各種自然界的音響模仿得惟妙惟肖,還能仿奏出笙、管、嗩吶、提琴、小號、鑼鼓等多種樂器的音響效果。這正是不少觀眾對其頗感興趣的關鍵。就“拉戲”而論,王氏通過雷琴可以模仿各個劇種、曲種、各種角色、流派的唱腔,無論是京劇《二進宮》、評劇《劉巧兒》,還是豫劇《朝陽溝》,聽來確有“亂真”之感。王氏還能演奏《念故鄉》、《幽默曲》等外國小曲及《漁光曲》、《四季歌》等電影新曲,中外聽眾莫不嘆服。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小提琴高手的指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小提琴高手的指法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