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孩子都當超人養,要求語數英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時代,我琢磨著如果我家小子啥文藝特長都沒有,那該是多掉價呀!這簡直就會成為他成長路上的絆腳石,精彩人生的一大敗筆。我怎么可以讓這么可怕的事情發生呢?
于是在我家小子剛上二年級時,我開始打探有哪些適合小男孩學習的樂器。學習起來耗時多的(鋼琴、小提琴),Pass;表演時顯得不夠帥的(電子琴),Pass;樂器太大不方便攜帶的(架子鼓),Pass……Pass一圈后,我想我還是求助琴行吧。
到琴行后,我開門見山地說:“現在的孩子都挺多才多藝的,我也想讓我家小子學一門樂器。這樣以后不但能自娛自樂,也能為他參與文藝活動提供助力。但我又不想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想挑個簡單易學且樂器方便攜帶的,比如口琴之類的,請問您這里有嗎?”
琴行的老師告訴我,口琴是沒有專門的人在教的,但是尤克里里也十分符合我的要求。
尤克里里,又被稱為四弦吉他、夏威夷小吉他。它發明于葡萄牙盛行于夏威夷,歸屬在吉他樂器一族。
尤克里里相較于吉他,一則體積較小,更適合于較小的孩子學習。二則他的弦是尼龍弦,孩子去拔弦時手并不會有太大痛感。孩子較小時手指并沒有完全長開,骨頭也沒有發育完全,這種弦也是對孩子手指的一種保護。
于是2016年9月,我在某寶上給小子買了一把23寸,價值800元的尤克里里,開始了小子的音樂學習之旅。
小子學尤克里里一節課后就能彈唱《小星星》(一對二上課),之后也一直保持著兩節課一首歌的學習進度,平日在家僅每周練琴一次,約半小時。這十分符合我易上手,耗時短的要求。
學尤克里里一年后,也就是在小子三年級下半學期時,我決定讓小子轉學民謠吉他,畢竟彈吉他可比彈尤克里里帥多了。
吉他比尤克里里多兩根弦,有6弦。分為民謠吉他(彈唱)和古典吉他(僅彈)。民謠吉他是鋼弦,古典吉他是尼龍弦,因此剛學民謠吉他的孩子都會在練琴拔弦時感覺到手痛,而古典吉他則不會,但古典吉他要難很多。
2017年趁著京東雙十一大促,我又入手了一把36寸,價值1800元的民謠吉他。小子學民謠吉他6節課,就能完整順暢地彈唱《心愿》(一對一上課),之后也是兩周一首歌的學習進度。雖然我多次與老師說過“學慢點,孩子在家練琴時間很少”,可進度仍沒見緩。
民謠吉他講究彈唱,因此老師每節課近乎有一半的時間在指導小子唱歌。上課時與老師彈彈琴唱唱歌,下課后又沒多少練琴的壓力,小子對于學吉他一直都是很喜歡的。
據老師說小子現有民謠吉他七八級的水平,但我沒讓小子去考過級。因為民謠吉他考級的含金量較低,且實際效用接近于無。而古典吉他考級則不同。
古典吉他原名古典6弦琴,因定型于古典主義時期而得名,和豎琴、魯特琴等同屬古典式弦琴大類,被譽為同鋼琴、小提琴并列的世界三大樂器之一。
古典吉他無論是構造還是彈奏表演方式都與民謠吉他、電吉他等有明顯不同,其學習難度也不在一個量級。
過兩個月,打算讓小子開始學習古典吉他。雖然這個學起來有難度,但孩子還小,又有基礎,對吉他也真心喜愛,只要家長不急于求成,慢慢學總能學好的。古典吉他有考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