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提琴 >小提琴歷史傳承(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小提琴歷史傳承(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前言:

      16世紀,歐洲的小提琴開始獲得獨立發展。一方面,獨奏的小提琴樂器開始出現,“雖然小提琴家族產生的確切時間不確定,基本上可以說它們定型于1550年左右的意大利”;另一方面,一些優秀的作曲家開始對小提琴的創作產生興趣,小提琴作品逐漸增多。

      發展到巴洛克時期,小提琴無論是樂器的質量、樂曲的數量還是演奏技巧,都已獲得長足的進步,歐洲的第一個小提琴音樂的高峰開始形成。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巴洛克時期音樂

      一、巴洛克時期小提琴制造業的發展

      在整個巴洛克時期,小提琴的制造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小提琴在構造上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更適合作為一門獨奏樂器來演奏。

      比如指板加長,這樣就為小提琴的換把技巧提供了更大的拓展空間;琴馬加高,使得琴弦有了更大的張力;低音梁也增加了長度和厚度,這樣就讓聲音的表現力更加豐富,音量加大,等等。

      另外,小提琴的弓子的設計和改造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弓桿由之前的凸形變得越來越直,并且長度加長,同時弓毛增多,這些讓演奏者在演奏上,無論是音色的處理,還是技術的運用,都有了一個拓展和延伸的空間。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小提琴

      小提琴制造業的發源地——意大利,更是涌現出許多非常杰出的小提琴制作名家。他們為小提琴制造技術,尤其是小提琴的聲音品質的發展、更新、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最早對小提琴聲音質感進行改革的是羅·達·薩洛(GasparodaSalo,1540-1609),他所制作的小提琴音色清亮,能產生很好的共鳴效果。

      另外,羅·達·薩洛的學生瑪吉尼(G.P.Maggini,1580-1632)所制作的小提琴聲音淳厚、飽滿。

      對小提琴聲音質感帶來本質性變革的是著名的三大小提琴制造家族

      一是安德烈·阿瑪蒂(A.Amati,1511-1580)家族。這個家族的小提琴音色具有獨特的品質:清脆而恬美。常被形容像“銀鈴”或“夜鶯”一般。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安德烈·阿瑪蒂家族

      二是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Stradivari,1644-1737)家族,其制作的小提琴具有音色豐腴、反應靈敏等特點。

      三是安德烈·瓜內里(AndreaGuarneri,1626-1698)家族,代表人物巴托羅米歐·朱佩塞·瓜內里(Bar-tolomeoGiuseppeGuarneri,1698-1744)。這位制琴大師喜歡與眾不同的聲音品質,對于小提琴音色的靈敏度反應要求很高。

      因此,他所制作的小提琴在音色上糅合了明亮、輕巧、渾厚、深沉等各種不同的特點,讓演奏家們對于樂器的聲音潛力有了更為豐富和深層次的認識和挖掘。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安德烈·瓜內里制作的小提琴

      除此之外,羅馬的泰赫勒,法國的尼古拉·呂波,德國的雅各布·斯坦納等制琴大師和他們的傳承人,為巴洛克時期小提琴制作技術的不斷提高和完善,以及小提琴制造業的繁榮和發展同樣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并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小提琴制造業的發展一方面提高了樂器的性能和表現力,另一方面又刺激了演奏技巧的高度發展和小提琴作品創作的繁榮。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小提琴

      二、巴洛克時期小提琴演奏技術的發展

      有了小提琴制作業的推動發展,小提琴藝術在演奏技術上就有了一個更大的拓展空間。許多作曲家開始在自己的作品中發展小提琴的演奏技法,以豐富作品的表現力。

      如著名意大利作曲家蒙特威爾第(ClaudioMon-teverdi,1567-1643),他首創了顫弓、撥弦等技巧手法

      塔爾蒂尼(G.Taitini,1692-1770)創作的奏鳴曲《魔鬼的顫音》運用了大量的雙顫音技巧

      普格納尼(G.Pugnani,1731-1798)首創了“寬闊弓法”,運弓的聲音雄壯、有力且寬厚

      此外,法國的小提琴作曲家西萊耶(Senaille)在他的小提琴獨奏奏鳴曲里,換把技術已延伸到第七把位。還有演奏家蒙東維爾(Modonville),他在小提琴奏鳴曲《諸音》中最早使用了大段的泛音技巧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蒙特威爾第

      同時,許多作曲家們本身就是很有成就的小提琴演奏家。如:索米斯(G.Pugnani,1731-1798),他的演奏堪稱“完整、準確、輝煌”。塔爾蒂尼(G.Taitini,1692-1770),他的雙顫音演奏清脆干凈,發音美妙。

      另外還有普格納尼(G.Pugnani,1731-1798)皮森德爾(G.J.Pisendel,1687-1755)等。

      可以說,這個時期的作曲家及演奏家對于這些技術的產生、革新與推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并為后世的演奏技術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塔爾蒂尼

      三、巴洛克時期小提琴作品的豐富

      從巴洛克時期開始,小提琴的藝術創作開始涌現出大量的創作作品。

      意大利作曲家有:薩洛莫內·羅西(1587-1628),作有四卷奏鳴曲。畢阿吉奧馬里尼(B.Marini,1597-1665),主要創作有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

      另外,被尊為小提琴藝術奠基人的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科雷利(A.Corelli,1653-1713)也創作了大量小提琴奏鳴曲,如作品《12首教堂奏鳴曲》,作品《12首室內奏鳴曲》,等等。

      還有小提琴家、作曲家維瓦爾第(A.Vialdi,1678-1741),他創作了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等經典作品。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科雷利

      塔爾蒂尼(G.Taitini,1692-1770)創作有140首小提琴協奏曲和150首奏鳴曲。吉米尼亞尼(F.Geminani,1687-1762)著有24首小提琴奏鳴曲和18首協奏曲。維拉契尼(F.M.Veracini,1690-1780)著有24首小提琴奏鳴曲。

      另外,還有德國作曲家畢貝爾(Biber,1644-1704),富克斯(Fux,1660-1741),法國作曲家勒克萊爾(J.M.Leclair,1697-1764),斯納耶(Senaille,1687-1730),英國的詹金斯(J.Jenkins,1592-1678),等等。

      這些作曲家們小提琴作品創作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并為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帕格尼尼

      四、巴洛克時期小提琴作品體裁形式的豐富和發展

      巴洛克時期,有兩位作曲家分別對小提琴作品中的兩種重要體裁形式的確立、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一位是科雷利,一位是維瓦爾第

      意大利小提琴大師科雷利,被尊稱為“巴洛克奏鳴曲的奠基人”,他的三重奏鳴曲是17世紀末意大利室內樂中的登峰造極之作。

      科雷利首先肯定了小提琴演奏的歌唱性特點,并將小提琴音樂語言進行重新提煉,發掘,把其中最有價值的精華元素運用到自己的奏鳴曲創作中,讓小提琴藝術的發展道路更為寬廣而開闊,形成了小提琴所獨有的完美風格,科雷利的音樂充滿著溫馨、典雅和均衡之美。

      他的作品把形式與內容水乳交融,開啟一個真正屬于小提琴奏鳴曲創作的新紀元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科雷利

      威尼斯學派的代表人物維瓦爾第是歷史上首先創造性應用器樂獨奏協奏曲的作曲家。

      他的協奏曲通常采用三個樂章的形式:分別是快、慢、快,成為巴洛克時期獨奏協奏曲創作的主要結構形式。同時,在維瓦爾第小提琴協奏曲作品中,簡潔的主題、動感的節奏,清晰的織體,嚴密的結構等,成為后來許多作曲家寫作的典范,人們認為他的創作是意大利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藝術中最有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

      另外,還有隨想曲、變奏曲、舞曲等各種體裁形式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包括法里拉(C.Farina,1580-1640)的作品《奇異隨想曲》,科雷利的變奏曲《福利亞》,小維塔利(T.A.Vitali,1663-1745)創作的作品《夏空舞曲》,以及法國宮廷流行的輕松、高貴、優雅的不同舞曲,等等。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維瓦爾第

      五、巴洛克時期小提琴教學的發展

      伴隨小提琴創作作品的大量問世,小提琴演奏家的層次和技術的不斷完善,小提琴的教學范圍、教學質量,以及相關的教學著作也在蓬勃地發展

      包括科雷利的學生杰米尼亞尼,維瓦爾第的學生皮森德爾,斯卡拉蒂的學生杰米尼亞尼,塔爾蒂尼的學生格勞恩,納爾迪尼.帕斯奪里尼.比尼.帕金,等等,他們為小提琴教育的傳承發展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小提琴

      六、巴洛克時期小提琴教學著作的發展

      另外,這一時期,理論家們為小提琴的藝術發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撰寫了一批優秀的理論和演奏著作

      包括:塔爾蒂尼著有《論裝飾音》、《弓的理論》;洛卡泰里(P.A.Locatelli,1695-1740)著有《小提琴藝術》;杰米尼亞尼(F.geminiani,1687-1762)1780年出版的《小提琴演奏藝術》,是18世紀三大教科書之一,其中不僅概述了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基本原則,還列舉了掌握這些原則的實例和完整作品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小提琴演奏藝術》

      另外,杰米尼亞尼在晚年把畢生的經驗以總結的方式,撰寫了一批優秀的理論著作,如《真實的演奏原則》、《伴奏的藝術》等。

      應該說,小提琴作曲家們的努力創作,小提琴演奏家們的極力推廣,小提琴理論家們的撰文立書,以及小提琴教育家們的授業解惑,這一切都讓巴洛克時期的小提琴藝術達到一個高峰,從此與聲樂藝術并駕齊驅,共同發展。

      淺析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的歷史

      小提琴演奏

      作者觀點:

      通過研究巴洛克時期小提琴在制造業、演奏技術、作品、體裁形式、教學、教學著作等方面的歷史,可以看出巴洛克時期小提琴藝術在西方音樂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巨大作用。

      參考文獻:

      洛秦.小提琴藝術全覽.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張蓓荔,楊寶智.弦樂藝術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許勇三.攀登音樂藝術高峰的途徑[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蔡良玉.西方音樂文化.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文中字幕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一区二区无码|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高潮喷吹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一区高清二区视频| 91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中文字幕国产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