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貝多芬作品小提琴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貝多芬作品小提琴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貝多芬第一小提琴曲就是他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也是他唯一的小提琴協奏曲,一直被譽為小提琴協奏曲之王。這首樂曲旋律柔美、格調高雅、規模宏大,頗具王者風范。特別是它的第一和第二樂章,具有田園詩般的性質,它描繪了貝多芬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大自然所具有的振奮人類情操的能力。
貝多芬學拉小提琴時,他的老師說他絕不是當作曲家的料.所有的老師都認為貝多芬資質平庸,與聰明不沾邊.愛迪生小時侯反應奇慢,老師認為他沒有學習能力.愛因斯坦四歲才會說話,七歲才會認字.物理學家牛頓小學成績一團糟.
這是一部哲理性很強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貝多芬藝術風格的作品。
這部作品所表達的是貝多芬應對嚴酷的命運絕不屈服的頑強精神和勇猛的斗志。貝多芬在交響曲的第一樂章的開頭,便寫下一句隱忍深思的警語:“命運在敲門”,從而被引用為本交響曲具有吸引力的標題。
《命運交響曲》作于1805至1808年,貝多芬在1808年十一月寫給他的朋友韋格勒的信中,就已經說出“我要卡住命運的咽喉,他絕不能把我完全壓倒!”
《命運交響曲》所表現出的如火如荼的斗爭熱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第一樂章里聽到了“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里聽到了“那種感情的溫柔的憂思”,而第三、第四樂章里“用小號表達出來的強勁有力、年輕的、自由的歡樂”,又是那么鼓舞人心。能感受到期望的力量,這就是人士的動力。它象征著人民群眾在黑暗勢力下的斗爭信心和樂觀情緒。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c小調,24拍子。奏鳴曲形式。樂章的開始由單簧管與弦樂齊奏出著名的四個音動機,并發展為第一主題,即命運主題,極富男性粗壯的氣息(片段1)。經過圓號對第一主題的號角式變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題(片段2)。
第二樂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調,38拍子,自由變奏曲。第一主題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片段3)。與之對應的第二主題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銅管樂器奏出豪邁的英雄凱旋進行曲,表現了戰士們的信心和勇氣(片段4)。
第三樂章,快板,c小調,34拍子。詼諧曲形式。在這一樂章中,命運主題的變奏依然兇險逼人(片段5),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躍躍欲試的曲調后,樂隊奏出旋風般的舞蹈主題,引出振奮人心的賦格曲段(片段6),象征著人民參加到與命運斗爭的行列中,黑暗必將過去,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樂器震撼人心的漸強聲中,不間斷地進入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快板,C大調,44拍子。奏鳴曲式。樂章的主題是樂隊以極大的音量全奏出輝煌而壯麗的凱歌(片段7),如長江大河、浩浩蕩蕩,表現了這一場與命運的斗爭最終以光明徹底的勝利而告終。
這首第三號降e小提琴奏鳴曲是貝多芬1795年創作的,時年25歲,音樂教材稱這是老貝最輝煌的一首。問題是音樂是上帝的語言,能2X2二4嗎?還是見仁見智吧!不同的年齡段,不一樣的音樂與書藉及藝術的知識儲備,感受是不一樣的。要說樂圣貝多芬無論是宏大的第五交響曲、第九交響曲還是小品致愛麗絲、月光曲都是才華出眾的優秀作品,無可挑剔、無與倫比是古典音樂浪漫主義的圭臬、牛耳、首領。要是說個人覺受最愛的是: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百聽不厭、每次聽都會有心靈的撞擊而飛迸出火花。塵世無處覓,天堂方能有。一管之見,不足為憑。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貝多芬作品小提琴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貝多芬作品小提琴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上一篇
大國無疆小提琴,大國無疆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