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音階的練習是很多初學者以及學了幾年的人都不怎么認真對待的一個練習。他們往往認為音階太簡單,也太沒有練習的價值了。他們首先是重視樂曲的練習,其次是練習曲的練習。
畢竟上課中老師安排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練習曲和樂曲。所以相對于有趣的樂曲,和機械的練習曲,音階非常枯燥乏味。
的確,學習小提琴本身就是非常困難和枯燥乏味的。同時,小提琴不像吉他等一些有品的樂器,對于音準的掌握是非常困難的。其次就是要知道小提琴最重要的音準,依靠的是不僅僅是靈敏的耳朵,還有正確的手型。只有正確的手型才能給小提琴建立一個類似鍵盤的概念。這必須依靠日復一日正確手型的練習,配合正確的音準發聲,才能建立起這樣一個概念。而有規律的音階練習,才是掌握正確手型的關鍵所在。這就好像學舞蹈,不學習下腰,一字馬這些關于柔韌度的練習,上來直接跳成段的舞蹈,是肯定跳不好的。
其實,對于一個高難度的技術養成,是需要經過一個長時間的訓練。即便是像開汽車這樣一個非常簡單的活兒。如果要做到熟練駕馭汽車,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把熟練應付各種不同的突發事件。那么提琴這個高難度的技巧訓練,沒有長時間的訓練是不可能達到很高的水準的。
其次對于復雜高難度的技巧,作為人來說基本上不可能一下子就看懂了,一下子就學會了的。而往往需要分解成基本的基礎動作。通過一些基礎動作的不斷練習,等到熟練后,再去組合成復雜的動作。對于高水準的技術,特別強調基礎的訓練。養成基本的條件反射,而不是靠大腦去思考后再去做出行為。體操訓練就是如此,在翻跟頭翻熟練的基礎上,才能去增加旋轉,再去增加組合。
那么小提琴的訓練也是如此,就是不斷重復簡單的練習,然后將簡單的練習熟練后,再加入一些組合的因素,進行更階進的訓練,然后過度到更高階的樂曲訓練。
所以音階的練習是非常簡單有效的基礎訓練。是養成發音準確的肌肉記憶的一種非常有效的練習手段。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片中著名小提琴家帕爾曼說,他每天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練習不同把位組合的音階練習。大師都這樣訓練,那么普通人更應該加強音階的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