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如何練習小提琴上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如何練習小提琴上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首先必須搞清4根弦分別所處的正確位置。面對小提琴正面,左邊下面的弦軸裝G(4)弦,上面的軸裝D(3)弦;右邊上面的軸是A(2)弦,下面的裝E(1)弦,請不要張冠李戴,否則,不是造成滑脫或者就是斷弦。
2.上弦時,再強調一次:先對號入座,把琴弦有小銅銷的一端置入拉弦板弦孔內,另一端穿過弦軸上的洞眼,整齊地纏繞在弦軸上。注意:面對小提琴,G、D弦用左手反時針轉動弦軸,A、E弦則用右手順時針方向轉動。
3.至于每根弦轉多久,就是另一個話題了,不過在此還是告訴你,按照定音器或鍵盤樂器吹、奏出來的“G、D、A、E”分別定好4、3、2、1弦。當然,耳朵好的,先定好A弦,再根據相鄰兩弦的五度關系定出其他弦的音高,那就更為簡捷方便。
小提琴換弦技巧
小提琴技巧中,換弦是最普通而又運用最多的。它主要分連弓換弦和分弓換弦兩種。連弓換弦總的要求是平滑流暢,一氣呵成。剛開始練習連弓換弦,總容易出現雜噪音,避免的辦法是放慢運弓速度,并盡量減小換弦角度,還要注意力度適中。其中換弦的路線也相當重要,應呈圓滑的波浪起伏形態,而不能帶任何生硬的棱角狀。否則,肯定達不到好的連弓換弦效果。具體來說,如果一弓之內只向一個方向換弦(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要特別留意用大臂帶動整個手臂,即把手臂的重量“趴”在弦上,這個“趴”一定是自然重量,而不是死勁壓,使換弦的聲音既柔順又結實。要是一弓要在兩弦之間往返換好幾次,則要注意弓子的“雙音位置”,就是要像拉雙音時控制琴弓的一樣,把琴弓掌控在一個平面,在雙弦之間柔順起伏,如前面所說的圓滑的波浪起伏形態。同時,左手動作也有講究,換弦前,有時要先按好后一個音,換弦中的前一個音,很多情況下還要作短暫的保留。因為這樣會使效果更為流暢。
1、首選是弧度,它跟彈性有直接的關系,弧度要偏頭一些為好。
2、一根弓的圓錐度要均勻一致,弓子纖細流暢,弓桿挺拔堅韌,當繃緊馬尾上弦時反應靈敏,聲音清純無雜音(運弓時弓身不能貼住馬尾)。
3、好的弓子重量子59---62克。
4、平衡點在帶螺絲26.2cm左右,整根弓子的力點均衡,弓子繃直時,頭頸處稍稍彎曲。
5、每根弓子的馬尾毛在190---210支左右。弓毛要選粗細比較均一較好,具有一定彈性的為好。
6、所有木頭弓子都是越拉越軟,所以買新弓都要買硬一點的,所有法國高級弓都是從硬弓拉到有韌性的。
兩千多年前,有一個名叫美爾古里的埃及人。有一天,他在尼羅河畔的沙灘上散步,無意中踩到一個干枯的龜殼,突然,那龜殼發出了美妙的鏗鏘聲。他覺得這種聲音非常美妙,便反復試驗。后來,他模仿龜殼的形狀制出了一種四弦琴般的樂器,并起名“列里”。“列里”不久就在埃及廣泛地流傳開了。到了11世紀,“列里”經過改良,更名為“微奧列”,按指的地方設有表示音階的格子。到了15世紀,意大利人把表示音階的格子除去,在光木頭上裝上四根琴弦。這樣,第一把小提琴便誕生了。
所以,現代意義上的小提琴的發源地就是意大利!
從16世紀到18世紀,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業隨著音樂藝術的空前繁榮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出現了G. P. 瑪基尼、N.阿瑪蒂、A. 斯特拉第瓦利和C. 爪內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紀以后,世界各國的小提琴制造業都是仿照意大利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來制作小提琴的。
近百年來,小提琴的結構也沒什么大的改變,從這個意義上講,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鄉。而瑪基尼、阿瑪蒂、斯特拉第瓦利、瓜內利當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現今已成了稀世珍寶、曠世杰作。
所以,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也是意大利人的作品!
這些品牌的小提琴經過歷代最著名的音樂家、小提琴演奏家們的使用、品鑒、收藏,已然成為了文物珍寶。
我只聽過斯特拉蒂瓦里和瓜內利兩種,感覺到:斯特拉蒂瓦里琴比較細膩,瓜內利琴比較高亢宏亮。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如何練習小提琴上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如何練習小提琴上弦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上一篇
卓瑪小提琴合奏,卓瑪小提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