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小提琴、吉他等領域都已高手如云
學樂器如何才能脫穎而出,一鳴驚人?
何不試試這些小眾樂器?
件件助你逼格飆升!
手碟(Hang)是一種打擊樂器,由兩名瑞士人菲力?霍那(FelixRohner)和薩賓娜?謝雷(SabinaSch?rer)于2000年所創。
它的音色婉轉悠揚、純凈空靈、有強有力的穿透力。聽眾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一呼一吸在鼓的起落中,身心合一。讓人自覺進入極其寧靜的狀態,喚醒深層覺知,傾聽靈魂的聲音,在靈妙之境中回歸內在。
手碟演奏
手碟匯集哲學、宗教、文化、藝術,融合現代工藝技術、聲音理論和創新設計于一體。既融入了磬、古琴、古箏等古典樂器的婉轉靈秀,也加入了時下流行的強力穿透,廣泛用于宗教佛學、儒學道場、禪茶養生、瑜伽冥想、身心療愈、音樂教育、聲音治療,不僅能抒發情志、陶冶情操、還能療愈身心、提升靈性,發覺人性之美。
馬林巴(Marimba)是一種非洲木琴,最早叫作馬林布拉,最古老的馬林巴只有幾塊音板,當時稱作大鼓。
它的結構、音響與一般的歐洲木琴有很大不同。它所采用的琴板比紅木的質地軟,發音寬厚,音區低,余音較長。每塊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種果殼、葫蘆或罐頭盒、長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鳴體。這些共鳴體的大小、長短是與相應的琴板相適應的。在每個共鳴體上還開有1-2個小孔,孔上蒙以竹膜、雞蛋膜、薄紙或動物的尿泡。演奏時聲音由琴板傳到共鳴體和孔上的薄漠上,聽起來嗡嗡作響,產生出一種特殊的共鳴效果。
蘋果手機默認鈴聲,如同泉水叮咚的鈴聲,就是非洲的馬林巴琴演奏的哦~
卡祖笛(KAZOO)是一個極為特殊的管樂器,它屬于管樂器中的氣鳴樂器,是一種古老的樂器,常用于慶典或特殊節日時的吹奏。
常見的卡祖笛材質一般有三種:木質、塑料材質以及金屬。根據卡祖笛材質的不同,哼出來的音色也不一樣。木頭的聲音最洪亮,聲色線條粗,像含著一口痰的薩克斯。塑料的聲線較細,音調精準。金屬的音量偏小,但是音色最細膩。
它通過人聲哼唱發出的聲音,依靠自身的膜片和共鳴管的聲音放大,發出嘶啞的音色,類似薩克斯管。演奏者只要能哼唱歌曲,不需要學樂理,不用背譜子,甚至不用練習,就可以用卡祖笛演奏。一分鐘就能演奏出你夢中的曲調,隨時可從口袋抽出來助興,簡直可以稱的上是簡易十孔口琴。
曼陀鈴(Mandolin)起源于意大利,原名為意大利文“mandolino”,意為“杏仁”,由其外形得名。
比較令人印象深刻是在電影《教父》中,主角邁克一行人落寞地走在西西里鄉村的道路上,曼陀鈴演奏出的細膩憂郁的音符,使得畫面更加孤寂冷清。昏暗的光線和隱約的山色,配上空氣中漂浮的微弱的音樂,一下子就讓觀眾身臨其境。
曼陀鈴大小與小提琴差不多,全長約40厘米。共有八根弦,兩兩成對分為四組。四組弦的定音和小提琴是一樣的,也就是GDAE。調音法也與小提琴相同,采取五度間隔。傳統曼陀鈴的琴身形狀,更像是剖開的水梨,琴體背部隆起成半圓,不帶橫板,琴頸上有品,琴頭略向后仰。維瓦爾第、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作曲家,均編有不少曼陀鈴演奏用的古典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