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朋友打電話問塔什干盆地去種地怎么樣?
因為8月份,我和很多農戶去了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考察過。
怎么說呢,個人認為時機不太好。
那邊的土地基本忽略不計的成本,水費很少,電費有些地方人民幣大概2毛左右。
這個對于我們很多的農戶在新疆來看,的確吸引力超級大。
想象看,如果我們是在國內有這樣的條件,一畝地隨隨便便掙1000元沒有問題,好的情況,2000以上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隨著我們深入了解后,發現不是這樣的。
原因很簡單,技術上,我們沒有問題。
但是,整體的農戶收益公式是:產量X價格才是我們的收益,而不是其他的。
產量我們基本上能夠解決,但是價格真的不合適。
從現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棉花產業來說,基本上售賣價格在5元左右,因為他們自己的整體是和國際接軌,所以,在這個條件下,我們基本上按照我們現在的成本來說,盈利的可能性不大。
同時,在國外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存在。
比如,和我們一同去的一個農戶,在國外種了一年地,當時去的時候,是信心滿滿,后來才發現自己種了之后是零元購。
這個問題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我的意見是暫時有些風險。
但是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未來應該是有很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