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北約2023年峰會將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召開。此次峰會被認為是北約成立75周年前夕一個重要的過渡性節點。
根據西方媒體披露的主要議程來看,此次北約峰會將力圖滿血復活這個美國手中的冷戰遺產,使之更有效適應新的“戰略挑戰”。
然而,至少從目前看,這次峰會恐怕連起碼的“家務事”都搞不定。
△《巴倫周刊》網站:北約想展示實力,但其內部動力依然脆弱。
“美國對于營造美好的世界不感興趣”
首先就是這次峰會有望取得的最大“成果”——第六輪東擴——可能泡湯。
在美國和北約營造的“俄羅斯威脅”氣候下,芬蘭與瑞典去年正式申請入約。其中芬蘭今年4月正式成為第31個北約成員國,但瑞典卻遠沒那么順利。
△2022年5月18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展示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的申請。
剛剛在下任秘書長人選紛爭中被要求繼續留任一年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原本打算在7月北約峰會前“突擊”讓瑞典正式入約。
作為北約“老大”的美國也再度力挺瑞典。當地時間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與到訪的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舉行會談時重申美國支持瑞典加入北約。
△《紐約時報》網站報道:拜登在白宮會見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左)時表示,他焦急地等待瑞典加入北約。
但美國媒體分析認為,由于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強烈反對,短期內瑞典獲準“入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路透社報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7月3日譴責瑞典上周發生的示威活動中焚燒宗教典籍,并稱土耳其尚未做好準備批準瑞典加入北約。
其次就是老生常談的防務目標問題。
為了不間斷拱火,美國一直在強拉已經快被俄烏危機耗盡家底的歐洲繼續向烏輸送武器,同時還催促北約各國補齊軍費缺口。但到目前為止,北約31個成員國中仍有23個國家沒有達到防務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GDP)2%的要求。
△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截圖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日前舉行的歐盟峰會上更是明確表示:歐盟的錢用的不是地方!
“我們(歐盟)不應該出錢讓沖突繼續下去,我們應該出錢推動停火與和平談判。因此,無論我們有財政手段還是政治手段,我們都應該利用它們來走向和平,但這不是歐盟目前正在做的事。”
△路透社報道截圖(題圖為匈牙利總理歐爾班)
即便這樣,美國仍主導北約為延長俄烏危機做著長期打算。
有美媒披露,北約已針對“可能與俄羅斯發生的武裝沖突”制定一份數千頁的計劃,該計劃將在7月北約峰會上獲批,并在未來幾年付諸實施。
△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截圖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研究也發現,進入2023年,北約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出現了“長期規劃”趨勢:美國、英國等國紛紛將援烏支出列入了政府年度預算。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官網截圖
雖然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已表示7月北約峰會不會討論烏克蘭入約議題,但事實上,北約正以所謂“強化聯系”為名,對烏克蘭軍隊實施“北約化”改造。
△塔斯社報道:根據北約7月峰會的官方議程文件,北約—烏克蘭理事會首次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級會議將于7月12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這意味著北約已確認成立“北約—烏克蘭理事會”。
前聯合國秘書長高級顧問、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杰弗里·薩克斯日前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直言,美國對于營造美好的世界并不感興趣,其目標就是要成為主導世界的國家。
薩克斯再次強調,俄烏危機的起因主要是美國試圖不斷擴張北約,這是個巨大的錯誤。
“我們需要一個多極化的世界……我們不需要任何霸權。美國應該放棄領導世界的念頭。對于一個人口僅占世界人口4.1%的國家來說,這是個可笑的念頭。沒有任何國家能夠領導世界。”
△德國《青年世界報》報道截圖(題圖為杰弗里·薩克斯)
“經濟北約”埋下分裂的種子
除了北約這個軍事冷戰工具不再好使,美國的經濟冷戰工具——七國集團(G7)就更不靈了。
歐盟《現代外交》網站近日的評論文章把G7定義成“一個正在形成的經濟北約”。
文章說,俄烏危機是七國集團的一個轉折點。此后,七國集團采取了新的戰略,即成為一個“經濟北約”,通過將經濟安全與軍事安全掛鉤、限制與非盟國的貿易和投資,來捍衛西方的利益。
文章指出,今年5月在日本廣島舉行的G7峰會上,G7向“經濟北約”的轉變顯而易見。但這一戰略是有缺陷和危險的,因為它忽視了多極世界的現實和合作勝過對抗的道理,只會使全球局勢惡化,損害其自身利益。七國集團應該認識到,它不再是全球事務中的唯一或主導力量,它需要適應多極世界的新現實和新機遇。
△歐盟《現代外交》網站報道截圖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日前也刊文稱,美國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在一系列問題上挑戰七國集團的團結,以至于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公開質疑跨大西洋的凝聚力,并強調,自二戰以來歐洲第一次“必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文章稱,除了內部分歧,外部因素也在削弱七國集團的全球影響力。G20成員國占全球GDP的78%,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三,實力和威望已經超過了G7。不少人認為,如果不與新興全球大國合作,G7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網站文章截圖
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警告的,美國的“敵對”政策很有可能將世界分裂成兩個集團。
“其他G7國家嘗試向美國施加壓力,要求它不要把世界一分為二,這會是個好主意。”
△法新社報道截圖(題圖為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黃彪
編輯丨楊楠
簽審丨蔡耀遠
監制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