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們有根
縱使沒有一片葉子遮身
仍舊是頂天立地的樹
讓我們更堅定不移
在北風里站得更穩
堅忍地度過這凜冽的寒冬
只要我們有根
明春明春來時
我們又會枝繁葉茂宛如新生
是的,即使寒冬凜冽,
在漣水中央城淮安書房里,
一場魂牽夢縈的詩歌朗誦會
如火如荼地進行。
1月9日是中國臺灣著名詩人、漣水籍蓉子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日,為了表達對詩人蓉子的深切懷念,當日上午,由漣水縣文聯、漣水安東文化研究會、漣水縣作協、詩協舉辦的蓉子追思暨詩歌朗誦會在淮安書房漣水中央城店舉行。漣水縣政協原副主席、縣文聯名譽主席、縣作協主席李亞夫,淮安市安東文化研究會宣傳部長蔣梅茹,以及蓉子的親屬代表分別在追思會上發言。參加活動的還有蓉子的親屬代表,漣水詩歌愛好者30余人。
縣安東文化研究會負責人王雙華介紹了詩人蓉子的詩歌創作成就和在海內外的巨大影響。
蓉子,本名王蓉芷,1922年5月出生,2021年1月9日逝世,江蘇淮安漣水人,中國臺灣女詩人。著有詩集《青鳥集》《維娜麗沙組曲》《這一站不到神話》《橫笛與豎琴的晌午》《天堂鳥》《只要我們有根》《千曲之聲》《雪是我的童年》《一朵青蓮》等多部詩集。
葉落歸根是蓉子先生的遺愿,鄉愁情節體現在她的字里行間。她詩歌里的靈魂,不僅呈現出詩人自身的內心天地,還反應了一個時代的巨大變遷,蓉子詩歌中的畫面感非常強烈,傳達了詩人濃郁的鄉土情懷。
朗誦會上,我縣詩人和喜愛蓉子詩歌的愛好者朗誦了蓉子詩歌、自己的原創詩歌。
蓉子親人的薩克斯演奏把朗誦會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