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政府眼下正在推行的文字拼音改革,正在國內引發熱議,甚至是爭論。
按照目前的改革計劃,哈薩克斯坦國名的英文拼寫,將由已經習以為常的Kazakhstan變為Qazaqstan。
1月10日,在2018年國情咨文中,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再度談及并強調了哈薩克語拉丁化問題,他要求各級機構制定出精確的時間表,在2025年前分階段實現哈薩克語由西里爾字母向拉丁字母轉換,以提高哈薩克語的國際化水平。
初版字母表幾家支持幾家嘲
哈薩克斯坦政府醞釀字母改革已有多年。2017年10月,納扎爾巴耶夫簽署總統令,正式批準根據基于拉丁字母腳本的哈薩克語字母表。
哈薩克語是哈薩克斯坦主體民族哈薩克族所用語言,上世紀20年代以前,哈薩克語使用阿拉伯字母,20至40年代改為拉丁字母,從40年代起改用俄語使用的西里爾字母。
蘇聯解體后,中亞一些國家像阿塞拜疆、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陸續已將國家語言轉為拉丁字母拼寫。而哈薩克語也成為哈薩克斯坦國語,俄語則成為國家機構和地方自治機構使用的官方語言。
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做哈語外教的KereibaevaAigerim十分支持字母改革,她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解釋,哈薩克語屬于突厥語系,拉丁字母可以更好地反應突厥語的語音結構。
“比如,我就可以通過拼音來教中國學生學習哈語,相比西里爾字母,拉丁字母的學習過程要簡單得多。”Aigerim說。
但是,在初版字母表出爐后,還是引發了一些人的不滿,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特殊字母都增加了一個單引號(’)來加以區分,造成很多單詞中間像是被割裂了一樣。
“沒人知道他們從哪里得到這個想法的,”《紐約時報》援引密歇根州國際關系和土耳其研究領域教授TimurKocaoglu的話說,他曾在去年造訪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的知識分子都在笑問,怎么能讀寫成這樣的東西?看得讓人眼疼。”
另有人抱怨稱,單引號的使用將使其難以在谷歌搜索引擎中使用,也不能在推特等社交網站上創建標簽。“我們本應該將文字現代化,而不是脫離互聯網,”哈政治學家、語言改革委員會成員AidosSarym說,將飽受政治動蕩和經濟衰退的哈薩克斯坦轉變為一個穩定和繁榮的國家,是納扎爾巴耶夫的最大功勞,“但是語言,是個非常微妙的領域,不能由官員來決定。”
哈薩克斯坦電影導演SakenZholdas甚至制作了一個音樂視頻,諷刺新版文字更像是一種不美觀而可讀性差的官樣文章。
爭議之下,哈參議院議長Kassym-JomartTokayev很快出面“滅火”。他在上月透露,目前將新版文字應用于報紙和其他方面還“為時過早”,因為“最終決定“尚未作出。
“目前只是變化的初級階段,接下來將會有大量的專業人士對此進行研究。”對于這場爭論,目前在中國做外教的哈薩克斯坦人Aigerim認為,“這是個漸進的過程,只能說我們邁出了艱難的一步。”
一名哈薩克斯坦教育科學部官員17日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也表示,這場改革實際上在哈國內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而國家的民主原則,就是尊重大部分國民的決定。
哈欲擺脫前蘇聯影響,俄羅斯保持“淡定”
盛贊也好,吐槽也罷,哈薩克斯坦政府不斷推動改革字母表背后,除了語言體系本身的考慮之外,還有著深刻的政治意涵。用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自己的話說,改革將有助于實現哈薩克斯坦與世界一體化,“這不僅是祖先的夢想,也是年輕一代走向未來的道路”。
“我們都想創造自己國家的文化來幫助我們擺脫前蘇聯留下的影響,”阿拉木圖語言學院副院長AnarFazylzhanov說,“但改變字母表在哈薩克更為困難”。
《外交官》雜志此前援引美國eurasianet.org網站報道稱,將西里爾文字轉為拉丁文意味著哈薩克斯坦在民族意識上,正在向一個主權身份的轉變,而在改革的過程中,民族認同感起到了主要和決定性因素。
《紐約時報》稱,在過去的20年中,哈薩克斯坦人口變化明顯,俄羅斯族人比例從建國時的40%降到20%,“這也是字母改革的民意基礎。”文章寫道。
《紐約時報》的文章寫道,自從1991年從前蘇聯獨立以來,哈薩克斯坦在逐漸地削弱前蘇聯留下的政治和文化遺產。例如,取消俄語作為教育和政府通用語言,在外語教學中將英語和俄語相提并論,制作大量的哈薩克語電影的電視節目,以頌揚本國文化以及早已消失的游牧傳統等。
實際上,此次字母改革也有考慮俄羅斯方面的關切。報道稱,此前有語言學家建議用土耳其的書寫系統做參考,用變音符號和其他語音標記代替單引號,并認為目前的改法是丑陋且并不精確的。
“我們不可能完全擺脫俄羅斯的影響,因為他是我們的鄰國、盟友和伙伴,但我們必須在經濟、文化和人文領域保持我們的獨立政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哈薩克斯坦教育科學部官員對澎湃新聞說道。
不過,俄羅斯這次似乎表現得很“淡定”。此前,哈媒體援引俄羅斯大使博恰爾尼科夫的話報道稱,俄方尊重哈薩克斯坦作為主權國家推行字母改革的決定。
博恰爾尼科夫強調,按照哈薩克斯坦政府表態,俄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地位不會受影響,哈薩克斯坦中學仍將教授俄語這一“指定語言”。畢竟,哈薩克斯坦政府領導層仍將熟練掌握俄語視作本國的一項重要文化優勢。”
就在1月17日,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順利完成美國訪問之行,這是特朗普上任以來迎接的第一位中亞國家元首。
《紐約時報》對此寫道,在納扎爾巴耶夫26年的執政生涯中,他始終在險惡復雜的地緣政治水域中航行,并保持了與諸多大國的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