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薩克斯美人吟李剛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薩克斯美人吟李剛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古代衣缽傳承一般都是長子優先。曹操的長子是曹昂,也是把他當接班人培養,一直帶在身邊南征北伐,但是曹昂在曹操征討張繡的戰役中犧牲了,屬于英年早逝吧。
曹操另一個幼子曹沖(就是曹沖稱象的那個)也是曹操比較滿意的接班人人選,可惜還未成年就夭折去世了。
曹操還有一個兒子叫曹彰,長著黃胡子人稱黃須兒。他作戰勇猛,善于帶兵打仗,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他不善于搞政治,曹操有次問他理想是什么,他回答到“好為將”。這個回答就使曹操把他排除到接班人人選之外了。
最后曹操把接班人人選落在了曹丕和曹植之間,并分別委派了工作歷練他們。協助曹丕的官員是司馬懿,陳群等人,協助曹植的官員是吳質,楊修等人。吳質等人出主意顯得有點耍小聰明,而司馬懿等人就高大上了許多。舉個例子:有次曹操帶兵出征,曹植寫了一篇非常漂亮的賦來歌功頌德,群臣紛紛說好,曹操也很高興。曹丕一看就急了,連忙問屬下該怎么辦,有個謀士就說“哭”。曹丕就痛哭流涕,百般不舍,表露出擔心父親上戰場的心情。曹操覺得曹丕是真情流露。
楊修的父親楊彪官至太尉是曹操殺死的,而楊修和楊彪是潁川士族的代表,為了打擊潁川士族,曹操找個借口又殺了楊修。很多文章寫的是楊修死于他的小聰明,其實不是,楊修的小聰明給了曹操一個殺他的借口,曹操真實的目的是打擊潁川士族。
撐起整個漢朝三國時代的三根柱子士族,宦官,外戚,何進殺了宦官勢力,曹操通過進獻三個女兒給漢獻帝做老婆控制了外戚勢力,曹操想要把控朝政就格外打擊士族勢力,楊彪楊修父子,孔融等人被殺都是這個原因。
結合曹丕逼漢獻帝禪讓,自己做皇帝了立馬就采納了陳群的建議推行“九品中正制”,扶持大家士族勢力,個人懷疑在曹丕還是世子時就與士族達成了某種協議,士族支持曹丕繼位,在曹操面前說曹丕好話,而曹丕以制度的形式保證士族利益。
綜合以上幾點,曹丕接曹操的班,乃至逼漢獻帝禪讓,自己來做皇帝也就不足為奇了。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官渡之戰后,曹操逐漸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并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到赤壁之戰后,三分天下已成定局,此時繼承人的問題尤為重要。
本來曹操長子曹昂為曹操細心培養的合格繼承人,再配合曹丕,曹植,曹彰穩定朝政。其中曹丕以士族為基本盤,掌控士族,控制經濟;而曹植的基本盤是文人,掌控文人,控制輿論;而曹彰以外姓武將為基本盤,掌控武力,控制兵將;而曹昂作為長子,曹操培養的繼承人,則以曹家、夏侯家親族勢力為基本盤,配以曹丕,曹植,曹彰,其余三子相互制衡,而曹昂則掌控全局,這是一個合格且完美的繼承人。
可惜,宛城一戰,各種原因交織,曹昂身死,希望破裂。(陰謀論者說曹昂死于自家人之手,后期外姓武將以及本家大臣大多不配合曹丕)
曹昂死后,曹操許久都未確定繼承人,估計也有懷疑曹昂死因的緣故。等到曹沖病死后,加上曹操自己年紀漸大,已沒有心力再培養一個繼承人的緣故。矮個子選高個,不得以,選曹丕,是因為只有曹丕在這亂世才能保住曹魏江山。
可是由于曹丕的基本盤是士族,雖然后期也逐漸接收了其他部分勢力,可曹彰、曹植的各種不服,導致只能重用士族,在九品中正制的推動下,最終篡漢建立魏國,稱魏文帝。可成也士族,敗也士族,江山最終被士族代表司馬家篡奪。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薩克斯美人吟李剛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薩克斯美人吟李剛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上一篇
薩克斯西安紅歌,紅歌薩克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