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讓北約“有限度地進入”
隨著俄國力受戰爭影響被不斷消耗,其將再無能力“控制”哈薩克斯坦等原蘇聯加盟國。
媒體報道,北約在哈薩克斯坦設立維和中心的舉動引發了俄方的強烈反彈。俄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表態稱,莫斯科正等待該事件的“詳細信息”。可能覺得內心發虛,哈國防部第一時間站出來辟謠,稱北約只是啟用了一個新會議廳。
哈方越描越黑,讓自己陷入了輿論漩渦,畢竟美國大使出席了維和中心揭牌儀式,并明確告知外界,美國資助了該會議廳的啟用。扎卡耶夫的目的何在,俄羅斯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其應不允許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出現另外一個烏克蘭。
分析指出,扎卡耶夫是“機會主義者”,其出臺的對俄消極政策應受到了大西洋主義的影響。簡單講,哈國“接受了”美國、歐盟、英國的幫助,利用俄烏戰爭爆發的機會,壯大自己,而這不免令普京如鯁在喉。
不過話說回來,如何選擇發展之路,是哈薩克斯坦的內政,外方沒有干預的理由。站在哈薩克斯坦的角度,我們可以理解為,隨著俄影響力日益衰微,其正選擇新的“靠山”,不過為避免過度刺激普京,有意識的隱藏了自己和西方的交往。
哈薩克斯坦與西方的關系有所升溫
若對此認識不夠深刻的話,不妨看幾組事例,或許就能明白哈薩克斯坦的戰略企圖。
事例一:和美國加強合作。
媒體報道,為獲得哈薩克斯坦的鈾礦,從2017年起,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就支持在哈國開設核安保培訓中心(NSTC)。而到了2023年8月,美哈甚至公開進行了核安全演習。俄專家就指出,美哈合作,違背了哈薩克斯坦加入集安組織和上合組織時的承諾。
事例二:和英國合作。
2022年4月,哈薩克斯坦正式與英國簽署防務合作計劃。自此,英國正式參與到了哈國的軍工整合和人員培訓等工作,哈國重要人員的任命已不由扎卡耶夫一人說了算。為了堅定哈國的抗俄決心,英國武裝部隊國務大臣—詹姆斯·希佩甚至親自趕赴哈國游說。
事例三:與土耳其合作。
哈薩克斯坦是第一個引入ANKA無人機生產線的中亞國家。按照哈薩克斯坦國防工業企業協會負責人—艾別克·巴里索夫的說法,他希望借此進一步發展與土耳其的關系,只因北約的標準更現代化、更安全,更具吸引力。
就差直接讓北約在哈國駐軍了,哈薩克斯坦與西方國家交往之深,如此可見一斑。值得一提,認為哈國全面倒向西方的說法是站不住腳跟的。如果不是俄烏戰爭的爆發,恐怕扎卡耶夫不至于著急和普京劃清界限。
想象一下:今天俄羅斯可以出兵烏克蘭,那么哈薩克斯坦作為俄羅斯的鄰國,也自然擔心自己步烏克蘭的后塵。出于危機意識,扎卡耶夫有必要調整執政方向,盡管自己或將因此背負“忘恩負義”的罵名。
哈薩克斯坦加強了與中美的合作
對此談幾點看法吧。
其一、集安組織成員國日益衰微,和俄羅斯的國力下降息息相關。
不知大家發現沒有,跟著俄羅斯混搭的集安組織成員國,日子一個比一個過得慘。即便強如哈薩克斯坦這樣的原油和燃氣出口大戶,也堪堪度日罷了。更為致命的是,跟著俄羅斯不僅看不到希望,而且隨時會被美西方針對。
而現在俄羅斯深陷戰爭,無力顧及周邊國家,哈薩克斯坦自然產生別的想法。也別埋怨扎哈耶夫“嫌貧愛富”,怪就怪俄羅斯愛折騰,繼承了蘇聯的擴張主義,卻沒有相應的實力支撐自己的野心。
其二、哈薩克斯坦與俄羅斯的關系將會進一步惡化,與中國、美國的關系會同步深化。
哈國對中國公民免簽,積極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說明扎哈耶夫志在發展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希望利用中國的實力,成就自己新興大國的愿望。而與西方加強軍事合作,或是為了防范重蹈俄烏戰爭的悲劇。
幾乎所有人都在做選擇題,這是扎哈耶夫面向世界表達的明確信號之一。
給普京政府一些建議:握不住的沙倒不如放手,俄羅斯現在深陷危機,應想辦法止損,苦練內功,若在中亞方向加開一局,唯恐讓自己的財力消耗殆盡。
不過扎哈耶夫也須把握好度!源于北約的侵略思想,難免哈薩克斯坦不會成為西方對抗中俄的橋頭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