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了一個新聞,說一位姓韓的女士向媒體反映,說自己在公司試用期做了三個月,后來公司不愿意給她轉(zhuǎn)正,理由是她的牙齒不齊不美觀。韓女士表示非常無法接受和很氣憤~~
雖然公司存在不合理成分,不過這也反映出現(xiàn)在很多人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多,特別是最近流行對牙齒美的追求,認為牙齒整齊、牙齒白,才是最美的。有的時候如果牙齒不好,可能在生活,一些事情上面會顯得不方便。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去學習管弦樂的吹奏,特別是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未成年人。殊不知,自己的牙齒可能因為一些樂器而變歪了,比如上下頜骨不協(xié)調(diào)。
吹奏是否真的對牙齒產(chǎn)生影響,經(jīng)過多位學者的觀察與研究發(fā)現(xiàn),銅管演奏者多有上排前齒向內(nèi)傾斜、木管演奏者則多有下排前齒向內(nèi)傾斜的些微現(xiàn)象。在這數(shù)十年管樂漸漸在東方蓬勃發(fā)展的同時,人們對于正確的嘴型知識日漸普及,并開始懂得將牙齒視為演奏樂器的一部份。
在音樂中,除了聲樂要靠口腔以外,管樂器算是與嘴巴最有關聯(lián)的了。它要使用到口腔、嘴唇、顎骨、牙齒、舌頭和臉部肌肉。有的人由于之前牙齒就已經(jīng)不好,所以會被判定不適合吹一些樂器。而有的孩子如果牙齒有問題卻強行學習某種不適合的樂器,只是一味追求流行,這樣的學習一開始就有問題,注定要失敗;而勉強去學習,演奏出來的效果和美感會大打折扣,只會成為一個平庸的音樂家。
管樂器有各式各樣的吹口,吹奏時要嘴巴與吹口接觸。在初學時,就應該姿勢正確,變成習慣,因此口腔中若有小小的改變都可能造成吹奏樂器的困擾。當然這種“吹口”的形成要靠嘴唇,而嘴唇是否適合樂器的吹口,則要靠牙齒的排列及位置,齒槽骨的構(gòu)造以及上下顎的關系。牙齒若是受傷,牙齒做了不良的填補以及前牙的形狀,都可能影響“吹口”的效率。
而以下幾種牙齒的情況不太適合管樂器的吹奏:
一、齙牙的人:
不適合吹銅管,因為齙牙的人也許嘴唇不夠長來形成墊圈,而牙齒的角度對于吹口的形成也有先天上的缺損,因此造成吹喇叭時的障礙。
二、前齒擁擠:
牙齒呈現(xiàn)不規(guī)則的重疊,當嘴唇要形成吹口時,嘴唇要繃緊,而且管樂器的吹口必須緊壓在嘴唇上,形成氣墊,再加上吹奏時嘴唇會像簧片般的振動,引起過度的摩擦而使嘴唇疼痛。若因疼痛而刻意避開突出的牙齒,則很容易疲乏,無法做長時間的練習與演奏。而前齒擁擠的其中一種情況是“虎牙”,所謂“虎牙”是指犬齒因為位置不夠而長到外側(cè)的情形,這種情況不適宜長笛及雙簧管的吹奏。
三、前牙的中間有大縫的:
容易因吹奏時的壓力,使嘴唇陷入牙縫中,通過的氣流會使嘴唇磨破造成潰瘍。偶爾嘴唇有潰瘍時,也不適合吹奏樂器,除了會引起疼痛外,也會因為潰瘍引起的腫脹,使吹口變了形狀,因此氣流不順,無法吹出較好的聲音。前牙縫隙對于喇叭與長笛的吹奏影響很大。
四、地包天(俗稱“戽斗”,學名為第三類不正咬合):
因為牙齒的咬合關系,下顎的牙齒比上顎突出,沒有辦法含住單簧管及薩克斯風的吹口,因此無法吹奏單簧管、雙簧管及薩克斯風。而這兩種樂器,對于齙牙的人較適宜。
拔牙后、矯正牙齒時,應暫停吹樂器
有些孩子因咬合不正而做了牙齒矯正,由于固定矯正器附在牙齒的唇面,因此吹喇叭時,吹口壓迫著嘴唇會很痛而且嘴唇會破,所以正在接受牙齒矯正的孩子,要暫停吹奏銅管樂器或縮短練習的時間。如果想嘗試吹奏,木管樂器或吹嘴大型的銅管樂器影響較小,小號、法國號等小吹嘴銅管樂器則需要較長時間適應。
特別注意的是,吹奏樂器會直接施力于牙齒(尤其單簧樂器),有時會和矯正作用互相抵消,而需花更久的時間來進行矯正治療。
拔牙后亦不適合吹樂器,尤其是前齒拔去后對于吹奏氣流的改變?nèi)詿o法習慣,對吹樂器會產(chǎn)生困擾。剛做好新的假牙,若與原來的牙齒排列不同,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調(diào)整,才能一如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