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德國薩克斯實驗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德國薩克斯實驗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薩克斯將綠色葉片先放在暗處數(shù)小時的目的是: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zhuǎn)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檢驗的淀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2)淀粉有遇碘變藍色的特性,照光部分的葉片,遇碘變藍,說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遮光部分的葉片,遇碘不變藍,說明了綠葉只有在光下才能產(chǎn)生淀粉.(3)此實驗的變量是光照,葉片的遮光部分與照光部分形成了對照.葉片的遮光部分是實驗組,照光部分是對照組.故答案為:
(1)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zhuǎn)運和消耗;
(2)淀粉;光;
(3)有,葉片的遮光部分與照光部分形成了對照
1864年,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證明光合作用的產(chǎn)物除氧氣外還有淀粉,也可證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恩格爾曼的實驗證明了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也能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產(chǎn)物之一是氧氣,沒有進行定量分析。1939年,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利用同位素標記法得出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水。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德國薩克斯實驗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德國薩克斯實驗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下一篇
臺灣gt薩克斯,臺灣原裝薩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