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龔衛鋒
1月22日凌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圓滿落幕,晚會以“欣欣向榮的新時代中國,日新月異的更美好生活”為主題,薈萃歌舞、戲曲、相聲、小品、武術、雜技、少兒等多種類型節目,向全球華人送上吉兔呈祥的美好祝愿。
據初步統計,截至1月21日24時,《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電視端直播平均收視率達20.23%。新媒體直播用戶規模達6.55億人,相對去年直播增加47.7%;豎屏看春晚累計觀看規模達1.79億人,相對去年增幅超50%。央視頻客戶端2023年春晚互動人次達1.08億次。
近年來,《國寶回家》《憶江南》《只此青綠》等高質量節目,掀起了一股“文化春晚”熱潮。今年春晚,依托傳統文化的節目依然不少,而且具有無限創意。
青年舞蹈家朱潔靜領銜演繹舞蹈《碇步橋》將我國最古老的碇步橋搬上舞臺,江南水鄉的風韻款款而來,讓人如同置身在江南水境中。來自浙江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的31位學生與朱潔靜,為觀眾展現了詩畫江南的獨特韻味。節目一經播出,“朱潔靜不愧是首席”“朱潔靜太美了吧”“朱潔靜牛哇”等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高位。
今年春晚出現了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歌舞《百鳥歸巢》將有千年歷史的“音樂活化石”南音與流行音樂相結合,打造出百鳥翱翔嬉戲的吉祥情景;《我和爺爺踩高蹺》包含膠州剪紙、膠東花餑餑、海陽秧歌、山東小調,小朋友和爺爺學踩高蹺、鬧秧歌,歡樂活潑、童趣滿滿;中幡起源于唐宋時期,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包含翻、轉、騰、傳、頂等技藝的雜技藝術,雜技《龍躍神州》一系列動作行云流水,與京劇元素、古典舞、武術融合,碰撞出全新的藝術火花;舞蹈《錦繡》靈感取自“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千年織錦的瑰麗,再現中華文明風采。
春晚的創意節目《滿庭芳·國色》讓人眼前一亮,從自然萬物、天地四時中追尋中國傳統色彩。五位舞者服裝以中國色為靈感設計,分別是桃紅、凝脂、緗葉、群青、沉香,搭配水袖、折扇、油傘、翎子與劍,以舞為語,以曲為韻,讓觀眾感受中國色彩豐蘊的文化內涵所帶來的強烈視覺沖擊力。
春晚舞臺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融入時代表達,戲曲節目《華彩梨園》廣邀戲曲名家、“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戲曲演員和少兒戲曲愛好者同臺獻技,經典與現代完美交融。將傳統藝術融入春晚表演,是春晚歷年來的編排傳統。此外,少林寺墻上有一幅《武僧演武圖》,春晚舞臺上,武術《演武》讓這幅百年古畫活了起來,數十位武僧兩兩對練、徒手格斗。
往年春晚,語言類節目總會為觀眾帶來笑料。今年春晚共有六個語言類節目,形式上有明顯的突破和創新。繼去年的《快樂氣氛組》后,脫口秀再度成功入圍春晚,趙曉卉、邱瑞、何廣智、徐志勝帶來了圓桌脫口秀《給我一分鐘》。岳云鵬、孫越帶來相聲《我的變、變、變》,岳云鵬現場變起了魔術,用手絹“大變燒雞”。表演一結束,“岳云鵬變燒雞”詞條登上微博熱搜榜。隨后,燒雞被坐在臺下的張若昀等人搶走吃掉。網友也戲稱張若昀為“春晚吃燒雞第一人”。表演結束后,岳云鵬回應了網友評論:“過年了,大家樂呵樂呵就好了,吐槽我們沒關系,說我們的衣服是雙開門冰箱有點哈哈哈哈哈哈哈。”
四個小品節目,有三個來自開心麻花團隊:沈騰、馬麗等帶來小品《坑》;開心麻花的黃才倫、黃楊,與孫濤、秦嵐帶來小品《上熱搜了》;開心麻花的王寧搭檔王寶強、楊紫帶來小品《馬上到》。此外,從喜劇節目《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脫穎而出的馬旭東,與喜劇演員呂騰飛、李紅佳,搭檔演員于震、孫茜、白宇帆、張佳寧表演小品《初見照相館》。其中,《坑》最受好評,既有笑點,又具有諷刺性:沈騰飾演一個不作為的干部,馬麗飾演新上任的直系領導。一個管區無人處理的大坑,不僅坑了當地老百姓,最終也讓了不作為的干部吃不了兜著走。
此外,鄧超憑借在舞臺上的跳脫表現也登上了熱搜榜。去年春晚,鄧超在與李宇春表演節目時,因過于激動,“跳出”屏幕。沒想到,他今年依然在臺上興奮跳躍,成為今年春晚“最開心的人”。孫儷忍不住發微博調侃:“今年導演有經驗了,就不能給鄧超近景,超哥一助跑,趕緊切廣角。”
繼前幾年在春晚舞臺上因舞臺角度借位變“米老鼠”后,今年,撒貝寧又和一群“小兔子”上演神借位。從鏡頭里看,撒貝寧仿佛長出了兩個兔耳朵,既像戴了毛絨飾品在“賣萌”,又和近年大火的玲娜貝兒撞了造型。網友直呼:“寧娜貝兒來嘍!”
今年央視春晚亦不乏“老面孔”與經典作品。由蘇有朋、汪蘇瀧、王錚亮、姜育恒共同演唱的歌曲《跟往事干了好幾杯》,從經典曲目《跟往事干杯》出發,在復古的薩克斯氛圍中追憶往事,懷念青春。這也是姜育恒時隔22年后再次重登春晚舞臺。1991年,姜育恒通過在春晚演唱《再回首》而紅遍大江南北,之后又于2001年登上春晚舞臺。作為小虎隊組合成員之一,蘇有朋曾兩次登上春晚舞臺。2022年,蘇有朋憑借在《披荊斬棘》中的出色表演成功“圈粉”,重回觀眾視野。今年,蘇有朋首度以個人身份參加春晚。
歌手孫楠可謂春晚“專業戶”。據統計,他從1997年首登春晚后,今年已經是第15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自2018年后,他更是連續五年出現在春晚舞臺。他與李克勤演唱了《給所有朋友們的歌》。
此外,王寶強時隔15年重回春晚,一下表演了三個節目:開場歌舞《花開種花家》、微電影《我和我的春晚》,以及小品《馬上到》。黃渤曾在2014年春晚舞臺帶來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他穿上工裝在跑步機上快走,讓觀眾印象深刻。2023年春晚,黃渤演唱歌曲《小哥》,他再次穿上工裝踏上跑步機,唱出快遞小哥、外賣小哥、司機小哥的心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舞臺的壓軸歌曲依然是《難忘今宵》,但沒有出現李谷一的身影。此前,只有兩屆春晚沒有李谷一唱《難忘今宵》,一次是1983年,這首歌尚未誕生,還有一次是2012年,這首歌沒在春晚唱響。回到1984年,春晚總導演黃一鶴,覺得缺少一首與整臺節目相配合的歌曲,特意找到詞作家喬羽,定制了一首能夠反映家人團聚、祖國大團圓、親人間的骨肉之情和對未來希望的歌,便是《難忘今宵》。當“今年春晚沒有李谷一”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榜后,李谷一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今年在醫院治病,參加不了春晚,“我的新冠病情恢復得慢,還在后遺癥反應中,謝謝你們對我的關愛”。
“我為何把手伸給了你,我也接受過陌生人的好意。”由毛不易演唱的《你好,陌生人》用娓娓道來的歌聲,聚焦平凡陌生人的善良和暖意。那些曾感動數億網友的陌生人,在茫茫人海中被一一找到,他們通過視頻形式與毛不易共唱這首歌,如:地鐵上讓陌生大叔靠著肩膀休息的浙江小哥陳明杰;冒著生命危險逆行關閉水庫水閘的四川小伙甘宇;暖心給店外躲雨工人拿椅子的廣東兩歲寶寶……無數來自陌生人的愛與關懷,串聯起一年里最溫暖的記憶。《你好,陌生人》是今年央視春晚的首支定制歌曲,此前已經通過央視新聞新媒體平臺對外發布,視頻播放量超6000萬、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超3億,被網友稱為朋友圈里“最溫暖的刷屏”。
聚焦普通人春晚故事的微電影《我和我的春晚》登上春晚舞臺,這是春晚創辦以來第一次牽手電影藝術。《我和我的春晚》創意靈感取材于春晚劇組多年來收到的無數觀眾來信。影片邀請黃渤、吳京、馬思純、范偉、沈騰、馬麗、王寶強、春夏、方青卓、潘斌龍、白宇、榮梓杉、金長勇、白恩等出演,以敘事藝術和光影魅力講述一名普通觀眾圓夢春晚的故事。
此外,扮成“母親”的黃綺珊和扮成“女兒”的希林娜依·高演唱歌曲《是媽媽是女兒》,將母親與女兒的對話娓娓道來,催人淚下。網友表示:“聽一遍哭一遍”“好想抱抱媽媽”。
編輯:龔衛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