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面筋歌”
一個流浪歌手,40幾歲,四海為家,走到哪,唱到哪,一臉油膩,破衣爛衫,方言口音極重,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網上爆紅,抖音粉絲幾百萬,他的每首歌曲我都喜歡聽,有的歌曲一次還聽好多遍,有一天我問我自己,他唱歌其實很一般,而且還帶著方言,幾乎聽不清歌詞,但是為什么我就像吸煙的人總是不自覺的掏出一根煙然后點燃一樣的渴望看他的視頻呢,想了許久,我明白了,原來面筋歌唱歌最大的特點就是極其用心,每首歌都在述說內心的吶喊與執著,所以,讓我共鳴了!
接著
我又想到了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歌手
李宗盛
他的歌我若是靜靜地聽,一定會落淚,李宗盛聲線一般,聲音還有些嘶啞,為什么我會被他的音樂打動。原來也是同樣的道理:用心在唱歌。有句話評價李宗盛的歌,特別的到位: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李宗盛唱的不是歌,是情,是內心的痛苦,是感情的經歷,是歲月的蹉跎。
所以為什么很多人評價我的薩克斯演奏:王老師的薩克斯演奏不是全國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用心演奏的。
所以很多薩友問我怎么樣才可以演奏的有感情,我認為,與技術有關,而且是直系親屬的關系,但是,關系更重要的是:用心,用情,也就是我說的“心境合一”
我們先說一下什么叫“心境合一”
“心”就是內心所想;“境”就是腦中所景
有了內心的感情,再結合這個感情在腦中的畫面,你演奏的音樂就會讓自己動容,自己動容之后你表現出來的情感與真情流露的神態就會傳遞給觀眾,觀眾就會迅速感知你的情感,也就被感動了。
接下來我說一下怎么具體的培養“心”和“境”
【心】
心就是我們的感情,人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擁有最豐富的感情色彩,這也是我們為什么可以觸景生情的原因。
首先,我們要找一個能駕馭得了的歌。如果一首歌自己吹的不完整,自己都覺得別扭的話,就很難注入感情了。
然后要體會一下這首歌的歌詞。有的歌詞我們能完全理解,有的歌詞我們不太理解。要問自己的心,對這個歌詞有幾分理解,是否懂演唱者的心情。
然后要想象,這首歌的曲終人是什么角色,是唱別人的感情經歷,如《分手快樂》,還是唱自己的情感,例如《愛的代價》,這個歌曲是悲傷,是憤怒,是無奈,是喜悅,是幸福等等,情緒有很多種層次
例如《鴻雁》
表達的是游子思念家鄉的情意;
《夢中的額吉》
是小男孩烏達木思念天堂的母親的情意,一定要找對這首歌是什么樣的情緒,然后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按自己的想法去詮釋,比如同樣一首悲傷的歌有的人會演奏的像要哭了,例如我演奏的《牽不到你的手》
表現對父親的愛,每次結束時我會模仿幾句哭腔的滑音;有的人會演奏的滄桑
例如《西海情歌》
我會在高潮部分加入喉音的技巧,以表現女孩痛失男朋友的悲慘心境,要選擇自己認為更合適的表達方式,方可演奏出自己的情感。
【境】
境就是我們演奏樂曲時,腦中的畫面,這個畫面也叫場景,叫“腦中有景,心中自然美”
演奏薩克斯就是給人講一個故事,或分享一種情感,演奏的同時你腦中的畫面要清晰,演奏出來的情感就會豐富
例如:我演奏《當你老了》
我想的是若干年后,我已老去,老態龍鐘的坐在搖椅上,陽光灑在我的身上,閉上眼睛,回味我這一生走過的路….是不是畫面感很強,所以有畫面了,就有內容了,有內容了,就有思想了,感情也就來了。
要注意自己演奏的每一句,有沒有強弱輕重,是不是這個故事的情節,別人聽了后能否被感動。當然你自己很用情別人也可能不會被感動到,但要是自己不用情,別人就不可能被感動到了。
演奏薩克斯中,感情的培養需要閱歷,我有故事,你有樂曲嗎?真的是這樣,小的時候,我演奏《牽不到你的手》練習了一年,也只是把每個音詮釋的非常精準,直到我高三那年,父親為了多賺一份錢填補家用,在夜晚下班回家的路上,出了交通事故,看著父親躺在病床上,我聲淚俱下,那一刻起,我深知父親的不易,之后,每每演奏《牽不到你的手》我腦中就會浮現父親為我操勞的一生,自然就會感動不已,潸然淚下。
心境合一是演奏薩克斯乃至所有音樂的感情出口,但是前提一定要記住,唯有熟練方可運用心境合一,如果不熟練,演奏的過程中腦中自然浮現的都是各個音符,節奏,指法的運用,哪還有時間去想什么心境合一,古人云:溫飽思淫欲,肚子都癟著呢,哪有機會去閉門酣歌,所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本功是薩克斯的萬物之本,技術成熟后,再心境合一,您的音樂方可扣人心弦,游魚出聽。
王曉楠
寫于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