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薩克斯天堂電影插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薩克斯天堂電影插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樂譜上寫著肯尼基演奏 所以說應該是他的作品 薩克斯風《天堂之約》。這支曲子不但名字美,旋律美,更有個美的意境。據說《天堂之約》是國外的一支送葬曲,可我覺得如果只把它當作送葬曲,那就太遺憾了。《天堂之約》是薩克斯曲中難得一遇的歡快的曲子,從這首曲子中感受到的不是傷感,不是遺憾,不是悔恨,而是祝福。各種各樣的祝福,有來自朋友的,有來自親人的,有來自長輩的,甚至還有來自陌生人的。受祝福的當然不僅僅只能是死人,任何人都能接受這眾多的祝福。 這是一支催人淚下的曲子,聽著這支曲子會有沁入心扉的那種痛。燈下,一個獨自聽著這熟悉的曲子,心情隨著樂曲的而起伏。美麗的旋律,讓人聽了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有著一種很美的意境.。雖然是一支挽歌,一支憂郁的薩克斯,但我喜歡。無人分享的飄零,就都留給自已吧!讓自已的心情在這些中放縱。只能給自已了,太多的人不懂。這悠揚的薩克斯帶著演奏者一絲深情的憂郁,好象在訴說他們美好的過去,低音處渾厚沉重。高音處卻有一種呼喚遠方親人的激昂以及祈禱和祝福。 它那如夢如幻的樂聲,那低沉委婉的傾訴和激越震撼心靈的音符,令我陶醉、讓我癡迷…… 我仿佛看到:在那遙遠的天邊有一對相儒以默的長者,他們恩愛的手挽手、肩靠肩正坐在彩虹橋下呢喃低語。 我仿佛又看到:多情自古傷離別,此情可待成追憶。天人雖然相隔,但他們的心靈已經有了一個愛的約定,那就是“天堂之約”。 我仿佛還看到:那道絢麗的天堂之門就象天邊的彩虹般為每個善良的人開啟著。只要你有一棵善良、祝福、祈禱的心都能感受到那扇天堂之門。 天堂并不全屬于死亡,它還屬于人間,屬于一切有善良、美麗、感恩情懷的人。 悠揚的薩克斯,回蕩在整個房間,彌漫在我的心中,滲透于滿房的空氣中。而此刻,我的心情已到了極至,猶如在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愛的熏陶,讓我有流淚的沖動。在聆聽中隨著音樂的流淌,我的思緒融進了更多的樂思和情感的宣泄。 你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動與激動嗎? 這雖是一首外國送葬時演奏的曲子,但從其憂郁中能夠感受到激越、振奮、歡快的旋律,讓我們體驗到的不全是傷感、遺憾、悔恨、還有祝福和祈禱! 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有一扇打開的天堂之門。只要你努力了,只要你無愧人生,就夠了。當屬于你的天堂之約來臨時,你就能體會到那種幸福的滿足和愉悅。
回家(薩克斯風)
歌手:王杰
發行時間:1992-10-14
所屬專輯:《回家》
作曲:順子shunza
作詞:順子shunza
歌詞:
我走在清晨六點無人的街帶著一身疲倦
昨夜的滄桑匆忙早已麻木在不知名的世界
微涼的風吹著我凌亂的頭發
在睡前聽一些周期性重復的聲響或帶有緩慢節奏的音樂有促進睡眠的作用是有科學依據的。
我們大腦當中的腦波有多種頻率,第一個被發現和最知名的腦波頻率是α波,頻率是8-12 Hz,可以在放松的清醒過程中從枕葉中檢測到,并且當眼睛閉合時會增加。其他頻段為:delta波(1-4 Hz),theta波(4-8 Hz),beta波(13-30 Hz),低gamma波(30-70 Hz)和高gamma波(70-150 Hz)頻段, 其中較快的頻率如伽瑪波的活動與認知加工有關。
與睡眠的關系密切的是theta波,此波每秒鐘有4-8個周期。每分鐘大概有240-480個周期。選用每分鐘在這個范圍的重復音響(節奏是比較快的),或者每分鐘30-80拍之間的舒緩音樂會比較合適(這樣音樂每一拍之間有8個32分音符或四個16分音符)。
在古典音樂當中,標示了下述速度術語的音樂就比較合適:
上圖:維瓦爾第的C大調協奏曲就是一首廣板的舒緩音樂,有助于放松。我聽過之后覺得非常適合促眠,尤其是其旋律重復的方式。
個人推薦古典音樂和一些節奏舒緩的電音和新世紀音樂風格。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薩克斯天堂電影插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薩克斯天堂電影插曲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