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恨別人,有人把自己吸毒歸咎于社會,但我覺得這是個人問題,好壞,都是自己的選擇。”
年少時,他就曾與姜育恒、張鎬哲等明星同臺演出;他帶出的文藝兵中有后來大紅大紫的孫儷;他曾為訪華的美國總統(tǒng)獨奏自己改編的《茉莉花》……
今年38歲的裘琛17歲少年成名,人生過早地向他露出微笑,卻又殘忍地將這些榮耀一點點地抽離。一切,都是因為毒品這個“白色魔鬼”。
裘琛面容粗獷,加上剃著光頭,很難想象這是一個有著細膩情感的音樂人。出身音樂世家的他,7歲開始學習薩克斯風,很快顯露天賦。后來,他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上海警備區(qū)文工團,并很快嶄露頭角。“你們都熟悉的女明星孫儷,新兵時就是我?guī)У摹N覀儸F(xiàn)在還有聯(lián)系。”
1998年,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訪華,裘琛作為軍方文藝代表,在波特曼大酒店為他演奏了自己改編的名曲《茉莉花》,大獲好評。但天生不羈的裘琛并不習慣軍中一板一眼的生活,他喜歡搖滾。就在那一年,他考上了音樂學院,離開了部隊。在校期間,裘琛組建了一支名為“水晶蝶”的樂隊,在新生代的樂隊中小有名氣,當時他還不到20歲。“真的是自信心爆棚,覺得天底下沒有什么辦不成的事。”
人生的際遇環(huán)環(huán)相扣。因為成名,裘琛的演出開始增多。2000年參加千禧跨年演出時,他認識了一個女孩。當時正好感冒發(fā)燒,裘琛很擔心會影響表演,女孩遞來一小包東西,讓他試試,說可以緩解病痛。“當時不像現(xiàn)在對禁毒的宣傳鋪天蓋地,我不知道那是海洛因,一試真的管用,出了身汗,精神好了。尤其是那種輕快的感覺,讓我發(fā)揮前所未有的出色,我愛上了那種感覺。”
這一愛就是深淵。2003年,裘琛作為表演嘉賓,參加了眾多港臺明星拼盤的中秋金曲演唱會。“演出效果很好,但在臺下數(shù)萬人的歡呼聲中,我犯癮了。”當時大家都留下慶功,裘琛卻沖出去買毒品。那天他遍尋不見平時交易的毒販,回到家中,臉色難看得嚇人。
裘琛的父親此前已感到兒子的異常,他直接問裘琛,是不是吸毒了。裘琛和父親吵了起來,最后一把推倒父親,沖出了家門。“我是單親家庭,和父親感情一直很好,但那一刻,什么理智,什么父子之情,都被毒癮燒得一干二凈。”當裘琛找到毒品開了賓館吸食后平靜下來,就在這時,他接到了堂姐的電話:父親突發(fā)心肌梗死,已經離開了人世。
“有人可能會因此痛改前非,但我沒有,大錯已經鑄成,最親的人都不在了,我反而變本加厲。”裘琛說,從那年起,他一直進進出出強制戒毒所,今年1月被抓進來,已經是第六次。當時是春節(jié)前,他去一場尾牙宴上表演,借了朋友的一輛改裝車,結果被交警攔下。因為吸毒,此前已經裘琛已被吊銷了駕照,交警一看是無證駕駛又有吸毒前科,一驗尿,果然是陽性。
談到毒海浮沉,裘琛充滿無奈。“人生38年,12年在戒毒所里度過,這是最寶貴的時間啊。如果不是毒品,相信我的人生會有更多可能。”雖然后悔,但裘琛認為,很多人為吸毒找借口,一些文藝圈的人更愛說是找靈感。“其實在我看來,只是空虛罷了。”
裘琛說,前兩年著名民謠歌手宋冬野也爆出吸毒丑聞。“其實我很理解。”裘琛表示,以他個人看,根源在于很多音樂人成名后,被包裝成了商業(yè)機器,不能再做自己。“前一段時間,著名民謠歌手趙雷在沈陽巡演上時崩潰,大罵主辦方,說自己再這樣下去就徹底‘廢了’,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裘琛認為,做音樂的人一般都情感細膩,尤其無法容忍這種過度消費,一些意志薄弱的,就從毒品中尋找解脫。
這次禁毒日,裘琛在戒毒所里排了一個節(jié)目,就叫“天使與惡魔”。在他看來,人生的許多場景,腦海里都會有掙扎。“左邊是天使,右邊是惡魔,你聽從了惡魔的召喚,你就輸了。”話說得很有道理,但對自己能否戰(zhàn)勝毒魔,裘琛坦言沒有把握。
“下次出去,我準備離開上海一段時間,離開那個圈子,讓浮躁的心先定下來。”
文/新民晚報首席記者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