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薩克斯合奏拜新年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薩克斯合奏拜新年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脫歐的大樹:
英國在五年前還是溫柔的對華立場和態度。但是在脫離歐盟之后,在加上有美國前特蓬政府的蠱惑和小恩小惠,對華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調頭。這個調頭和轉彎,可能是英國脫歐后的大樹或保護傘。看來英國脫離歐盟與美國有直接關系。
因為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二戰后,亞歐大陸打的一片狼藉,而美國在二戰后經濟躍居世界第一,同時世界拔尖人才匯聚。大英帝國殖民地全部丟失,地位遠不如二戰前,所以英國果斷選擇緊貼美國,穩固自己的基本盤,因此在歐洲還隱隱有點二把手的味道。
然而,英國的失誤就是選擇加入入歐盟。
英國加入歐盟——與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全取消了;
但是英聯邦系國家(如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依然保持著巨大的關稅壁壘。
這相當于親爹養別人的孩子去了,讓自己的孩子挨餓。
所以,英聯邦系國家都積極向美國靠攏,導致英國對英聯邦系國家的政治影響力急劇下降。
而英國在歐盟只能算上三把手,于是脫歐的想法越發強烈。2016年英國脫歐,英國在歐盟的影響力一落千丈,而且與美國越走越近的英聯邦系國家根本就不買英國的賬!
全世界一共有三大市場——美國、歐盟、中國。英國脫歐就相當于主動放棄了歐盟大市場,而中國又太遠,沒辦法,英國只能又繼續向美國靠攏。
因為美國漫天要價,提出了一系列苛刻條款,英美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遲遲簽不下來,所以孤單的英國佬比誰都著急。由于英國在經貿層面拿不出有力的籌碼,于是只有在對華、對俄等國的圍剿中格外賣命,從而討好美國。
英國人還有什么選擇嗎?得罪了俄羅斯又退出了歐盟,如果再不緊跟美國,那真成了孤家寡人。說實的二戰后昔日大英帝國的光環被美國人搶走了,心里肯定是不愿意的,沒有辦法只嘆自己(塊頭)太小,只有緊貼美國讓外界看成與美國一體,多少在世界上還能保持一定的影響力。競管有時吃點虧忍一些氣也就罷了。
但是現在年代不同了,從英國人決定退出歐盟那一刻起,就決定了這條路走錯了。歐盟是什么?是抱團,最大的功效是對付大國的壓力,具體一定的抗震能力,少吃虧。你退出來了意味著什么?從觀歷史得出一個結論:無論是一個國家或個人,當跌入弱勢后時間長了久了,再想照以前模式翻身,期望昔日的好日子重演是行不通的也不會成功的。只有在發展中尋機遇重開新模式,才會存在希望。為了討好美國人,時不時的做出一些對華不利的行為與言論,實屬悲哀之舉。等哪天美國人自顧不暇時,我們一生氣對他也關了門,英國真成了名符其實的一葉孤舟了。
英國甘當美國的附庸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和美國是同宗同源。英國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衰敗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是這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一個新支,崛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出于對共產主義的恐懼,這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甘愿拜美國的下風,依仗美國茍延殘喘,并在冷戰中為美國搖旗吶喊。歐洲崛起后成立了歐盟,英國與德國拋棄前嫌,并與法國、德國團結在一起,是歐盟的三大支柱。二十一世紀歐元區成立,這動了美國霸權的奶酪,美國開始打壓歐盟,在美國的影響下,英國脫歐。美國特朗普上臺后,從與中國的接觸轉變為對中國的打壓,英國也隨美國亦步亦趨,和澳大利亞一樣,充當起了美國的馬前卒。英國這樣做無非是靠著美國這顆大樹乘涼,并分其一杯羹。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薩克斯合奏拜新年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薩克斯合奏拜新年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