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在高新區(新市區)六十戶鄉,熱鬧的社火表演將年味推向高潮。
村里社火鬧新春傳統民俗年味濃
1月19日一大早,六十戶鄉便熱鬧起來,原來當天是鄉里表演社火的日子,村民們歡聚一堂,共同參與這場快樂的盛會。
上午12時,隨著一陣鼓樂聲響起,來自六十戶鄉大梁村、八段村、三宮梁村、六十戶村的6支隊伍,共120人組成的社火表演隊伍舞動起來。
在高新區(新市區)六十戶鄉,熱鬧的社火表演吸引市民前往觀看。
舞獅跟著繡球的擺動跳躍旋轉,秧歌隊操著扇子踏著鼓點節奏恣意飛揚,道路兩旁的村民紛紛掏出手機,記錄著這精彩時刻。
觀眾劉玉通過直播方式和網友分享社火表演。她說,她是從市區專門過來看社火表演的。
大梁村村民王恩換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社火的傳承人,對于當天的表演十分滿意。王恩換說,大梁村每年都會舉辦社火表演,增添年味,和大家熱熱鬧鬧過新年。
在高新區(新市區)石油新村街道紅廟社區,居民們展示春聯、“福”字。
揮毫潑墨送祝福巧手剪紙迎新春
1月18日,高新區(新市區)石油新村街道紅廟社區居民通過“寫春聯、送福字”熱鬧迎新春。
書法愛好者們神情專注,揮毫潑墨,把對新春的期望和祝福融入筆墨間,一副副春聯飽含著對居民群眾的深切關懷和美好祝愿,現場充滿著迎新春的喜悅。另一邊,書法老師和居民交流書法技巧,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寫“福”。
春節期間,紅廟社區還將舉辦系列節日文化活動,營造社區歡樂祥和的春節氛圍,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在高新區(新市區)二工街道京軒社區,小朋友展示自己剪的窗花。
當日,高新區(新市區)二工鄉京軒社區也邀請書法愛好者和兼職老師為居民開展了以“迎新賀歲瑞兔送福”為主題的活動。
剪窗花活動也在同時進行。在圖案模版的輔助下,小朋友們將一張張紅紙剪成喜慶的窗花,有的小朋友則在家長的指導下用筆在紙上描繪出圖案,然后再剪,玉兔、福字、團扇等圖案栩栩如生。
1月15日,水磨溝區德裕社區居民帶著孩子在社區活動室學做酥皮豆沙包和桂花酥等傳統點心,體味濃濃年味。
學做傳統點心為年夜飯添道甜品
桂花、椰蓉、紅豆沙、酥油等制作傳統點心的食材依次排開,水磨溝區德裕社區居民帶著孩子認真聽糕點師講解傳統糕點的做法,體驗民俗。
春節將至,國家稅務總局烏魯木齊市稅務局駐德裕社區工作隊聯合社區組織了一場“一起來做年夜飯”主題活動。
糕點師肖永梅說,做好豆沙餡、椰蓉餡、起酥餅皮是制作點心的關鍵一步。
居民翟娟娟是第一次學習制作點心,她聽得很認真,一邊用手機錄視頻,一邊將制作要點記下來。
德裕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鵬飛說,中國傳統點心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春節也是一家老小歡聚的時光,在春節前為居民搭建一個溝通交流、增進感情的平臺,讓大家學會做點心,為年夜飯添一道好看又好吃的甜品,祝愿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甜蜜。
1月19日,在米東區卡子灣街道文化路社區,社區居民正在表演文藝節目。
演節目做手工增進鄰里感情
寫春聯、剪窗花,參與一場社區工作人員和居民群眾自編自演的聯歡會……過年的氣氛在社區洋溢。
1月19日,在米東區地磅街道東山社區,社區和駐社區工作隊組織開展了“童心向未來、民俗迎新春”活動,邀請專業老師教小朋友們剪紙、繪畫、做手工,迎接春節的到來。
在卡子灣街道文化路社區,社區和工作隊聯合組織了一場居民“春晚”,邀請居民各展才藝慶祝春節。老黨員馮明彥帶來的太極劍表演是人氣最高的一個節目。“過春節就是要熱熱鬧鬧,大家一起演節目,聚一聚聊一聊,既活躍了氣氛,也增進了鄰里感情。”馮明彥說。
農行烏魯木齊分行駐新園社區工作隊與社區聯合,將春節文藝活動與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組織開展了“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迎新春聯歡活動。
1月18日下午,新華南路街道舉辦春節聯歡文藝匯演,為機關干部、社區工作人員、居民代表等送上新春祝福。
精彩演出添喜慶表彰最美志愿者
1月18日下午,在“春天的芭蕾”活潑歡快的旋律聲中,新華南路街道2022年度總結表彰大會暨2023年春節聯歡文藝匯演開始。
詩朗誦《禮贊二十大》、舞蹈《相親相愛一家人》《歡慶》、模仿秀《阿凡提之歌》、薩克斯重奏《新疆民歌》、歌曲《天山之歌》《我相信》……輪番上演的精彩節目為新華南路街道機關干部、社區工作人員、居民代表等送上了新春祝福。
當日,還對街道評選出的5名“最美志愿者”、16名“服務之星”進行了表彰。
“節目特別精彩,祝福滿滿,也給我們新的一年工作、生活鼓了勁。”居民雪來提江·阿布都拉說。
圖/全媒體記者石磊牟敏宋建華史傳芝李寧艷實習記者米熱扎提通訊員米爾扎提江·木太力普攝
#我在烏魯木齊過大年##網絡中國節?春節##烏魯木齊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