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寶哥講故事
《西游記》作為中國古典文學瑰寶,它的魅力毋庸置疑。大家都知道,這西游記的主線就是西天取經,而取經必須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磨煉取經眾人的心,方能功德圓滿在雷音寺取得真經。
縱觀九九八十一難,哪一難最不簡單的呢?其實這個答案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性格、閱歷、能力都不同,有些劫難對唐僧來說不值一提,但有些磨難對孫悟空來說卻仿佛如履薄冰。今天金寶就和大家暢所欲言,試圖一探究竟。
對孫悟空來說,九九八十一難,哪一難最難呢?有的人說是三打白骨精,有的人說是真假孫悟空。
其實對孫悟空來說,他有越戰越勇的特性。想當年悟空大鬧天宮,什么三清四御五方五老,孫猴子統統不放在眼里,他就是有這種傲氣,不管你身居何位,你先來試一試俺老孫手中的金箍棒!
因此,取經路上縱使妖魔鬼怪如何強大,縱使遇到什么刁鉆厲害的法寶,悟空總能想辦法解決。可面對他自己,悟空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沒錯,這個對手就是他自己!
在真假美猴王這一回里,因為孫悟空參悟《多心經》,逐漸將惡的一面逼出體外,最后產生了另一個孫悟空——六耳獼猴。這個六耳獼猴就是孫悟空的二心,他敢做孫悟空不敢做之事,于是打傷唐僧,搶了通關牒文,甚至組了山寨隊伍西天取經。
這一難對唐僧、八戒、沙僧來說,毫無影響,只有孫悟空在這一難里心力憔悴,他甚至在打死六耳獼猴后是萬念俱灰,跪在如來面前淚如雨下:“望如來方便,把松箍兒咒念一念,褪下這個金箍,放我還俗去罷。”
由此可見,面對自己的二心困擾,孫悟空差一點功敗垂成,這一難對孫悟空來說的確十分艱難。
唐僧呢?很多人認為,如果自己是唐僧,肯定到女兒國那一集就宣告劇終了。的確,唐僧和孫悟空不一樣,他沒有二心,可他畢竟是個血肉之軀,并非草木、豈能無情無義?
望著女兒國國王那秋波流轉的美目,聽著她那一聲聲“御弟哥哥”的呼喊,縱使唐僧鐵石心腸,也不忍回頭望了女王一眼。
面對這樣的情節,許多讀者紛紛表達了欲猶未盡的感覺,甚至一些才子續寫了這么一段:唐僧騎著白馬真的走了,女王站在城墻上哭得潸然淚下,她望著唐僧漸去漸遠的背影大聲呼喊:“御弟哥哥,來生娶我,可好?”
唐僧沒有回話。多年后,雷音寺,唐三藏圓寂,他坐化前突然面帶微笑,口中緩緩說出一字:“好!”
當然了,以上并不是西游記原著所表達的內容,但而想而知,就連讀者都為唐僧放棄女王感到憤憤不平,可見唐僧當時早已陷入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旋渦。
以上都不是九九八十一難最不簡單的劫難,這一難不管是觀音菩薩,還是如來佛祖,都差一點始料未及。原來在西游記原文的第99回里,當唐僧的取經隊伍風塵仆仆的趕到雷音寺取了真經往回走的時候,觀音菩薩掐指一算是大驚失色!
原來,如來作為取經計劃的總負責人,而觀音作為取經的經理人,他們要給取經隊伍湊齊九九八十一難,代表“九九歸一”方能成佛。而此刻唐僧等人挑著經書興沖沖的往回走,可記難簿上卻怎么也湊不齊81難,原來只有80難,還差一難!
難怪一向氣定神閑的觀音也不免慌了起來,原文清楚寫著:菩薩將難簿目過了一遍,急傳聲道:“佛門中九九歸真,圣僧受過八十難,還少一難!”
于是觀音急忙通報如來,最后在靈山的安排下給取經隊安排了最危機的一難:通天河遇黿濕經書。
如果沒有這一難,唐僧、孫悟空等人就沒辦法成佛了,之前經歷的八十難也都將功虧一簣,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