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guān)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guān)于古典薩克斯圣母誦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guān)介紹古典薩克斯圣母誦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歌名: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 - Rappel (Final)舞臺劇《巴黎圣母院》歌曲
演唱:Bruno Pelletier / Ensemble
作詞:Ensemble
作曲:Ensemble
歌詞:
Il est venu 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
大教堂撐起這信仰的時代
Le monde est entré
世界進入了
Dans un nouveau millénaire
《大教堂時代》,是法國版音樂劇《巴黎圣母院》(《鐘樓怪人》)中的歌曲。由布魯諾·佩爾蒂埃(Bruno Pelletier)演唱,發(fā)行于1998年1月。
經(jīng)典簡介
當代罕見的曠世巨作,法語版音樂劇《巴黎圣母院》,一出改編自法文學巨擘雨果的不朽名著,由歐美樂界頂尖才子呂克·普拉蒙東(LucPlamondon)譜詞,理查·科西昂特(Richard Cocciante)作曲,本劇率先于1998年1月的法國戛納唱片大展中綻放異彩,同年9月16號正式在巴黎國會大廳推出首演,撼動人心佳評如潮。首演未及兩年,其魅力風潮迅速襲卷歐陸,此劇在法語系國家連演130場,盛況空前,同時榮獲加拿大FELIX藝術(shù)獎項“年度劇作”、“年度最佳歌曲”與“年度最暢銷專輯”多項殊榮。
舒伯特圣母頌原唱是蕾昂泰茵.普萊斯(Leontyne price)。蕾昂泰茵.普萊斯,1927年2月10日岀生,美國女高音歌唱家。原想當教師,后接受羅伯遜建議轉(zhuǎn)入紐約朱利亞特音樂學院學習聲樂,1952年扮演《法爾斯塔夫》中的福特夫人一角為音樂界所矚目,1966年大都會歌劇院在林肯中心的開幕式上,她首演了《安東尼與克利奧帕特拉》中的克利奧帕特拉,1985年退岀歌劇舞臺。
古典音樂教育對幼兒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 有著重要作用,能開發(fā)孩子右腦潛能,提高孩子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但并非所有的古典音樂都適用于幼兒潛質(zhì)的開發(fā)教育,節(jié)拍太快或太慢都可能對嬰幼兒產(chǎn)生不良影響。最佳的選擇就是音樂的節(jié)拍和節(jié)律跟人體的生理現(xiàn)象,比如心跳、腦波、血液循環(huán)等相吻合的古典音樂,即每分鐘60拍左右的古典大師作品。 每分鐘60拍的巴洛克時代的音樂:
1.如巴赫的《G弦上的詠嘆調(diào)》,威瓦爾第的《四季》,約翰·巴杰爾貝的《D大調(diào)加農(nóng)》。
2.《潛腦音樂》是每分鐘約60拍、四拍子樂章的古典音樂,輕聲重復(fù)播放能夠激發(fā)孩子大腦中的α波,使身體放松,使各種生理節(jié)奏如心跳、腦電波等趨向于與音樂同步;而大腦此時也會分泌腦內(nèi)嗎啡,在此種生理狀態(tài)下學習,人的精神集中、創(chuàng)意涌現(xiàn)、思維清晰、腦細胞就特別活躍!
3.舒伯特的“圣母頌”“伊麗莎白時代小夜曲”
平時聽的歌多了以后,就想去聽聽純音樂,沒有任何歌詞,只有音樂伴奏,吉他,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爵士鼓帶給我的那種意境,抒情的,悲傷的,聽的入戲,激昂的,仿佛這個世界瞬間都是我的!推薦幾首個人經(jīng)常聽的比較喜歡的。
Star sky——Two steps from hell(血脈噴張的純音樂,大氣磅礴的感覺)
Next to you——ken arai(鋼琴配上鼓,很舒服)
The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maksim mrvica(隨著開頭的低沉,慢慢越來越多的樂器加入,越來越快,上天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古典薩克斯圣母誦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guān)于古典薩克斯圣母誦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